[发明专利]一种气体钻井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250.1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祝效华;贾彦杰;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钻井 减阻减振防断 扶正 | ||
1.一种气体钻井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是由上下接头本体、无内圈径向滚动轴承、轴向滚动轴承、外壳和吸振橡胶套组成,其特征是:上接头本体(7)和下接头本体(1)靠螺纹联接,由轴肩定位;无内圈径向滚动轴承(5)是由上下两组无内圈圆柱滚子轴承组成,一组安装在外壳(4)与上接头本体(7)之间,一组安装在外壳(4)与下接头本体(1)之间;外壳(4)外表面上设置有三个对称布局的扶正带(8),扶正带(8)两端设计成斜面型式,扶正带上设置有槽;轴向滚动轴承(6)由三组鼓形滚轮组成,分别装于外壳(4)表面扶正带(8)的槽内与井壁或套管接触;吸振橡胶套(3)分为上下两组,分别安装在无内圈径向滚动轴承(5)和外壳(4)之间,由套筒(2)定位,与轴向滚动轴承(6)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其特征是,该扶正接箍的另一种结构,将吸振橡胶套(3)的安装位置的两端式设置为中间式,即把吸振橡胶套(3)安装在两组无内圈径向滚动轴承(5)之间的外壳(4)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其特征是:在套筒(2)与上下接头本体(7)和(1)之间放置有垫片(9),垫片(9)的厚度在2~6mm之间,套筒(3)与上下接头本体(7)和(1)之间为过渡配合,在垫片的本体上设置有15~40个孔,孔内填充石墨,在套筒(2)、上接头本体(7)、下接头本体(1)、无内圈滚动轴承之间填充有石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其特征是:无内圈径向滚动轴承(5)和吸振橡胶套(3)靠套筒(2)和外壳轴肩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阻减振防断扶正接箍,其特征是:吸振橡胶套(3)的厚度为3~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25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