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铁精矿直接还原-磁分离脱铁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512.4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作远;陈栋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作远;陈栋才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B03B1/00;B03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矿 直接 还原 分离 技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学选矿技术,它是钛铁精矿直接还原-磁分离脱铁技术。
(二)背景技术
川西南攀枝花市有特大钒钛磁铁矿,含TiO2地质储量8.98亿t,占全国钛资源≥93%, 占全球钛资源≥59%。历经半世纪科技攻关,现已可将原矿含磁铁矿、钒铁矿、钛铁矿三大 组分经选矿高效分离回收。对磁铁、钒铁矿冶炼,综合利用都获很高水平,已形成,并正在 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唯选出钛铁精矿粉脱铁,用以加工生产钛白粉,金属钛及钛合物,仍 尚无理想的技术突破。2007年国产钛白粉近80万t,有70多厂家生产。钛铁精矿脱铁仍> 98%用落后、污染大且难治理的“硫酸法”。虽已有公司,可将“硫酸法”排污回收处理,获 再生硫酸和铁粉成功。但投资大,效益差,难推广。
由钛铁精矿人工脱铁获含TiO2≥85~95%的半成品,叫高钛渣,又叫富钛渣或人造金红 石。是可替代资源全面枯竭的金红石作加工制钛白粉,金属钛及其它钛合物的理想原料。本 发明即以钛铁精矿粉为原料生产高钛渣的新方法。
将钛铁精矿粉,低能耗、低成本、清洁生产下加工成高钛渣,是解决国产钛铁资源丰富 而含TiO2品位低,含(CaO+MgO)杂质高,难以摆脱“硫酸法”污染难治的根本办法。国内外 已研究并工业化的方案不少,有盐酸法、高压盐酸法、氯化铵法等等,但真正适宜大工业化 生产的,只有电炉熔炼法一种。近年引进几台年产万t电炉熔炼法装置试生产,因攀矿钛铁 精粉含(CaO+MgO)≥6%,渣呈强碱性,特粘,Fe-TiO2粘度大,分离性能差,若添加稀渣 剂,增加了成本,也使高钛渣品位下降,对综合加工带来困难。更重要,电炉脱铁耗电特高, 产品含TiO2-吨,耗电2800~3200度,去年全国取消除化肥业以外用电优惠政策以后,电 炉熔炼脱铁,已无利可言,难发展。
中国钛铁精矿脱铁,必须另创新路!
本项发明人,曾学炼钢,在1959年版《炼钢学》课本上有“海绵铁的现代冶炼法”一节, 强调在950~1200℃间低温还原,使氧化铁脱氧成固态海绵状纯铁,可不吸碳。可避免≥1200 ℃时铁因吸碳成Fe3C与周围纯铁构成最低熔点1140℃的生铁。在出炉前,再加热到1200~ 1300℃间搅拌下,促使铁质微粒团聚长大成粗铁砂,出炉后马上入水急冷,使铁与TiO2渣因 膨胀系数相差大产生裂隙,再过球磨,使解离成单体,过磁选分出铁粒与TiO2渣。该文特别 指出:对于含大量铬或钛的铁矿也有可能利用这个方法来冶炼。——它为本发明指出了方向。 “大炼钢铁”时曾读过二战中,日本人在朝鲜用直接还原法大规模生产过海绵状铁粒的报导。 在1983年版,前苏联学者ME.波任等著《无机盐工艺学》下册第40章“矿石的高温氧化的 产物”一章439页下“钛铁矿脱铁的方法”一章中,就谈到直接还原氧化铁成纯铁,用磁分 离法脱除TiO2渣中之铁的描写。但仅仅提及原理而已,几十字的概述,至今尚未查到有价值 的产业报导,未见有与本法一致的相关专利公开。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内容是:
1、钛铁精矿粉用氢气、或天然气、人造煤气,也可用焦粉、煤末、燃油、油渣作还原剂, 入炉(沸腾炉、回转炉或其它炉子均可),控制温度在950~1200℃之间直接还原成固态海绵 铁和TiO2渣。
2、还原好料,出炉前加热到1200~1300℃间,强搅拌下使铁微粒与TiO2渣,分别团聚 长大后出炉入水急冷。
3、捞出水冷料经充分球磨使铁粒与TiO2渣分成单体。
4、球磨好料过磁选机,分出铁砂和TiO2渣,对铁-TiO2不易分之料返回1200~1300℃ 炉内再加热,搅拌处理。
5、获TiO2渣,以含FeCl3水溶液洗除残铁及溶解Mg、Ca、Al等氧化物后,水漂洗甩干 含水,热风干燥获高钛渣产品,含TiO2≥85~95%间即主产品。洗水氧化再生,不赘述。
(四)技术实施
技术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作远;陈栋才,未经朱作远;陈栋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器中换热管与管板的内孔焊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连铸机的引锭杆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