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603.8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君;刘振良;杨水长;卢铁城;伍登学;范强;刘成士;赵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束 蒸发 技术 制备 碳化 薄膜 方法 | ||
1、一种电子束蒸发技术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碳化硼膜料放到电子束蒸发设备的坩埚中,将清洗、干燥后的基片放到电子束蒸发设备的加热电炉上,使基片位于坩埚正上方20cm~30cm处;在真空条件进行镀膜,镀膜真空度不小于6.0×10-3Pa,基片温度控制在室温~450℃,调节电子束使其聚焦到膜料上的斑点最小,控制束流值在100mA~180mA,沉积时间为5min~120min;
所述碳化硼膜料通过下述方法制备:
原料是纯度至少为99.9%的硼粉和纯度至少为99.99%的碳粉,碳粉与硼粉的摩尔比为1∶2.5~6.5;将碳粉和硼粉球磨混合均匀,然后在真空烧结炉中烧结,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5℃~30℃/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到1600℃~1900℃,保温时间至少为1小时,保温后以5℃~20℃/分钟的降温速率降到室温,得到不同硼、碳化学计量比的碳化硼粉料;将碳化硼粉料压结成片状体,再将所述片状体于150MPa~250MPa等静压致密化后在真空烧结炉中烧结,真空度不低于0.1Pa,以15℃~25℃/分钟的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到1400℃-1600℃,保温时间至少为0.5小时,保温后以15℃~25℃/分钟的降温速率降到室温,得到密度至少为2.1g/cm3的块状碳化硼膜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为硅基片或载玻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温度控制在250℃~45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粉与硼粉的粒度至少过60目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碳化硼薄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粉与硼粉的粒度至少过60目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6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