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668.2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4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善均;许唯临;张建民;王韦;邓军;曲景学;李贵吉;王曾恩;陈剑刚;任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2B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幼陵;肖睿泽 |
地址: | 610065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底部 整流 消能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消能设施,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竖井泄洪洞底部的消能及流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竖井溢洪道相比,旋流式竖井是一种新型消能工。在旋流式竖井中,由于水流绕竖井轴线旋转呈贴壁流动,在竖井中央形成稳定空腔,因此既可保持水流流态的稳定,又可形成良好的通气条件,避免了气囊失稳现象的出现。但竖井中水流旋转进入下游时,流速很大,若其下游设置泄洪洞,竖井与下游泄洪洞的衔接就是是一个难点问题。
竖井与下游泄洪洞的衔接,主要有简单式、弯道式、L型消能工。上述消能工虽然各有特点,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简单式消能工所设置的消力井深度较小,对底板的冲击压力很高;弯道式、L型消能工的压坡段长度短,使得进入下游泄洪洞的水流表面波动很大,常常发生封洞现象,通气效果难以保证,易发生空化空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此种整流消能工不仅消能充分,而且有利于竖井水流与泄洪洞水流的平稳衔接,改善泄洪洞内水流流态,节省泄洪洞进口顶部的通气设施,并能够保证泄洪洞运行安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压坡段设计为反弧压坡段和直线压坡段,利用直线压坡段调整水流进入泄洪洞的形态和控制流速;增加消力井的深度,以提高消能率,降低消力井壁面压力。
本发明所述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由消力井、横截面为矩形环的反弧压坡段和直线压坡段构成,消力井与竖井同轴线且位于泄洪洞底面之下,反弧压坡段的进口端接竖井,其出口端接直线压坡段的进口端,直线压坡段的出口端接泄洪洞。反弧压坡段和直线压坡段既可以分别制作,安装时进行连接,又可以制作成一体。
为了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对消力井、反弧压坡段和直线压坡段的尺寸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内容如下:
1、消力井的深度H1=1D~2D,式中,D为竖井的直径。
2、直线压坡段的长度L=3D~4D,顶面为斜面,坡度i=1∶15~20,底面为平面,两边墙垂直于底面,出口高度H2=Q0/V0D,式中,D为竖井的直径,Q0为泄洪洞的流量,V0为直线压坡出口流速,一般控制在V0<25m/s。
3、反弧压坡段顶部的反弧半径R=2D~3D,式中,D为竖井的直径,反弧压坡段顶部的反弧面与直线压坡段顶部的斜面相切,反弧压坡段的底面为平面,两边墙垂直于底面。
4、反弧压坡段底部与消力井的连接处为圆弧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压坡段中增加了直线压坡段,并优化了直线压坡段的设计参数,因此,使用本发明所述整流消能工,竖井水流与泄洪洞水流能平稳衔接,有效改善了泄洪洞内水流流态,避免了封洞现象的发生,节省了泄洪洞进口顶部的通气设施,并能够保证了泄洪洞的安全运行。
2、由于优化了消力井的深度,水流在较厚的水垫中强烈紊动,水气强烈的混掺,因而提高了消能率。
3、反弧压坡段底部与消力井的连接处为圆弧面,使压坡段流态过渡的更为顺畅。
4、结构简单,便于制作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一种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面图;
图4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5是图1的又一种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竖井底部整流消能工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6的B-B剖面图;
图9是图6的C-C剖面图。
图中,1-竖井、2-反弧压坡段、3-直线压坡段、4-消力井、5-泄洪洞、6-反弧压坡段底部与消力井连接处的弧面、H1-消力井深度、H2-直线压坡段出口高度、H3-泄洪洞的直墙面高度、D-竖井直径、R-反弧压坡段顶部的反弧半径、L-直线压坡段长度、i-直线压坡段坡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水电站最大坝高171m,竖井1的落差135m,泄洪洞流量308.63m3/s,竖井1的直径D为7m,泄洪洞5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其宽度为5m、直墙高度H3为7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