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5747.3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颜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10 | 分类号: | A61L31/10;B05B5/08;A61F2/8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承锦;杨海燕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胃病 中药 组合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治胃病的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医学认为胃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肥厚,暴饮暴食,情志不舒、长时间伤及脾胃,造成胃气阻滞,胃失所养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天长日久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慢性胃病,中医治疗的原则就是调理脾胃、消食化积、舒肝理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润肠通便,常用的中药有枳壳、百术、木香、山药、麦芽、山渣、鸡内金、吴茱萸、陈皮、厚朴等,现在市场中中药胃药方面的产品主要是沉香露百露、霍香正气液、健胃消食片、胃安片等,由于胃病的治疗比较漫长,容易反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治疗中就走入了一个误区,都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去治疗胃病,而没有从根本上去全面调理人体的五脏机能,使身体的各机能能够协调发展,共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痛、胃胀、胃酸、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胃肠溃疡等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防治胃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药物配方:
川贝母100-1600份、 羌活鱼100--1500份、 蚊母草50--2000份、
山药130-830份、 薏苡仁100-1000份、 白扁豆100-820份、
肉桂130-700份、 当归300-1000份、 枳壳220-600份、
金银花100-900份、 吴茱萸150-900份、 白芷250-1000份、
木香130-800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药物配方:
川贝母1000份、 羌活鱼900份、 蚊母草200份、
山药680份、 薏苡仁560份、 白扁豆500份、
肉桂400份、 当归600份 枳壳500份、
金银花200份、 吴茱萸550份 白芷500份、
木香330份。
按所述的一种防治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组:把全部药物分为三组,
第一组包括川贝母、羌活鱼、蚊母草、山药、薏苡仁、白扁豆;
第二组包括肉桂、当归、枳壳;
第三组包括金银花、吴茱萸、白芷、木香;
(2)粗粉碎第一组全部药物:把第一组全部药物川贝母、羌活鱼、蚊母草、山药、薏苡仁、白扁豆混均匀粗粉碎,粗粉碎粒的直径大于1毫米;
(3)蒸馏第二组全部药物:把第二组全部药物肉桂、当归、枳壳混均匀加10倍重量的水浸泡48-72小时后,蒸馏5-7小时,得第二组药渣和馏出液备用;
(4)醇提第三组全部药物:用体积比为60%浓度的乙醇,按重量比加入6倍量的60%乙醇将第三组全部药物混均匀浸泡48-72小时,过滤得第三组药渣和乙醇滤液备用,滤液在60--65℃环境中浓缩去掉乙醇至乙醇无味成第三组药浸膏备用;60%浓度的乙醇可用酒精浓度为60度的白酒代用。
(5)水煎药和药渣:把第一组全部药物粉、第二组药渣和第三组药渣混均匀,加10倍原干基药物重量的水煎2-3小时,得三个组的总滤液;
(6)总滤液、馏出液、乙醇滤液三液混均浓缩:将水煎药和药渣的三个组的总滤液、蒸馏第二组全部药物得的第二组馏出液、醇提第三组全部药物的乙醇滤液混均匀,在60--65℃环境中浓缩去掉水成混合浸膏备用;
(7)制粗药:在混合浸膏中加入粘合作用的淀粉浆,60--65℃环境中浓缩去掉水分、干燥成粗药粉。
本发明使用的各种中药的药性为:
川贝母:清热润肺。止咳化痰,解毒消炎。
羌活鱼:是四川高原小河里生长的一种稀有的鱼,据传在夏天生吃这种鱼就能够防治胃病,本方中具有镇痛和促进细胞因子的生长的作用。
蚊母草:增强胃动力。(稀有药材,全国唯一生产在四川的一个大山沟里),快速保护胃肠黏膜。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肺益喘咳。肾虚遗精,入脾胃肺肾经。
薏苡仁:利水清热,除湿,补脾,兼具消炎抗癌的作用,入脾胃肺。
白扁豆:和中下气,补五脏,主呕逆,反复食用,头不白,暖脾胃。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学,未经颜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5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