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6398.7 | 申请日: | 2008-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7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谢国涛;周勇;李绍俊;陈龙;聂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锦城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02 | 分类号: | B66B13/02;B66B13/30;B66B9/187;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立 |
地址: | 61009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升降机 翻转 式笼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运输领域,特别是施工用升降机。
背景技术
传统建筑用施工升降机的笼门通常采用上下行门结构,即上下两个笼门在开启时分别向货笼的上方与下方运行直至全开,这类施工升降机笼门存在如下不足:
1.为保证下行门的开启,笼体下行门向下方向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以方便下行门的开启,给某些不能提前预留空间的建筑施工带来极大不便。
2.由于下行门开启后笼门与操作平台之间存在高度差,为此须搭建专门的运输承载平台以连接笼门与操作平台。
3.施工升降机在上、下运行时由于颠簸有时会导致下行门自动脱落打开,造成安全事故。
4.上下行门在使用中因频繁开启而极易损坏,使用与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建筑用施工升降机笼体下行门向下方向必须预留空间、笼门必须配合专用运输承载平台、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和极易损坏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笼体下行门向下方向无需预留空间、无需专用运输承载平台、安全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包括上行门1和笼门侧立柱17,其中下翻转门2设于上行门1下方,其下边与笼门下边相铰连,其上边侧面与锁扣板21固定连接,钢链22的一端固定在锁扣板21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笼门侧立柱17的下半部,锁扣板21上设有锁扣6,下翻转门门锁3设于笼门侧立柱17下部,其距离笼门下边的高度略高于锁扣6距离笼门下边的高度,拉绳4的一端与锁扣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经由设于笼门侧面中部的滑轮A15、设于笼门顶部的滑轮B16与固定设于上行门1下边的上行门横拉杆5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其中所述的下翻转门门锁3由手柄8、锁舌9、压缩弹簧10和锁套11构成,手柄8的凸轮端与锁舌9尾端设于锁套11的上端面且两者同轴配合相连,锁套11内部的上下端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其中所述的锁扣6与锁扣座20固定连接,锁扣6上设有略大于锁舌9横截面面积的贯通开孔,当下翻转门2处于关闭状态时,该贯通开孔位于锁舌9的正下方,锁扣座20与锁扣板21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其中下翻转门2的下边与笼门下边相铰连处设有安全铰链销。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其中下翻转门2的外表面上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其中下翻转门2展开呈水平时,钢链22处于全伸直状态。
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的有益效果:
1.笼体下行门向下方向无需预留空间;
2.施工中无需搭设专用运输承载平台;
3.安全和可靠性高;
4.不易损坏,降低使用维护成本,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处于全闭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处于全开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翻转门门锁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上行门、2下翻转门、3下翻转门门锁、4拉绳、5上行门横拉杆、6锁扣、7安全铰链销、8手柄、9锁舌、10压缩弹簧、11锁套、15滑轮A、16滑轮B、17笼门侧立柱、18笼门支架、19横支架、20锁扣座、21锁扣板、22钢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4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的施工升降机翻转式笼门,包括上行门1和笼门侧立柱17,其中下翻转门2设于上行门1下方,其下边与笼门下边相铰连,其上边侧面与锁扣板21固定连接,钢链22的一端固定在锁扣板21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笼门侧立柱17的下半部,下翻转门2展开呈水平时,钢链22处于全伸直状态,锁扣板21上设有锁扣6,下翻转门门锁3设于笼门侧立柱17下部,其距离笼门下边的高度略高于锁扣6距离笼门下边的高度,拉绳4的一端与锁扣板21固定连接,另一端经由设于笼门侧面中部的滑轮A15、设于笼门顶部的滑轮B16与固定设于上行门1下边的上行门横拉杆5固定连接,上行门横拉杆5采用实心方钢。
下翻转门门锁3由手柄8、锁舌9、压缩弹簧10和锁套11构成,手柄8的凸轮端与锁舌9尾端设于锁套11的上端面且两者同轴配合相连,锁套11内部的上下端面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锦城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锦城建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3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