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具有前向安全的门限数字签名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6535.7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许春香;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4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具有 安全 门限 数字签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数字签名方法与签名系统,该签名方法具有门限机制、子秘密更新机制以及成员加入机制。其特征是,以Shamir-SS协议、Mult-SS协议、Joint-Shamir-RSS协议为基础模块,设计出的前向安全的门限签名方案(FST-SIG签名方案)。整个数字签名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密钥生成协议、密钥进化协议、签名协议、签名验证算法、新成员加入协议。方案中涉及到的协议及算法的核心内容如下:
Protocol FST-SIG.keygen(k,T) // 密钥生成协议
(1).分发者挑选两个随机的大素数p和q,并且满足p≡q≡3(mod4),p,q需要保密;
(2).分发者计算N,使N=pq;
(3).分发者在ZN*中随机选取S0并计算U,
(4).分发者利用Shamir-SS,在Zn上计算S0的子秘密:
(5).令
(6).分发者通过保密的信道将发送给第ρ个参与者并发布签名验证密钥PK。
Protocol FST-SIG.sign(m,j) // 签名协议
(1).参与者利用Joint-Shamir-RSS共同生成随机数R(R∈ZN),每个参与者拥有R的子秘密R(ρ);
(2).参与者根据R(ρ)利用Mult-SS计算Y,使Y=R2l(T+1-j);
(3).每一个参与者ρ计算σ=H(j,Y,m);
(4).利用Mult-SS参与者联合计算
(5).公布消息m的签名<j,(Z,σ)>。
Algorithm FST-SIG.verify(m,PK,sign) // 签名验证算法
假设:PK是(N,U,T);sign是<j,(Z,σ)>;
ifZ≡0(modN)
return(0);
else Y′=Z2l(T+1-j)Uσmod N;
if σ==H(j,Y′,m)
then return(1);
else return(0);
Protocal FST-SIG.update(j) // 密钥进化协议
(1).如果j=T,则返回空串;否则,执行:
(2).参与者根据各自的子秘密利用Mult-SS,计算Sj-1的2l次方Sj的子秘密
(3).每个参与者ρ删除
Protocal FST-SIG.jion(j,n+1)//成员加入协议
(1).每一个参与者Pi,i∈{1…n}在Zq上选取一个随机t次多项式δi(x),满足δi(n+1)=0。(可以这样选取:在Zq上选取随机数{δij}j∈{1…t}然后计算δi0=-∑j∈{1…t}δij(n+1)j(modq)。)
(2).每个参与者Pi使用其他参与者Pj的公钥加密δi(j)(j∈{1…n},j≠i)得到{ENCj(δi(j))}并广播。
(3).每个参与者Pi计算
(4).新加入者Pn+1获得所有的用拉格朗日插值法恢复出属于他的子秘密,进而获得签名子密钥
Shamir-SS算法
算法参数:Z,s,n,t
(1).执行者在集合Z中选择t个随机数a1,a2,…,at作为系数,以秘密s作为常数项构造t次多项式f(x)=s+a1x+a2x2+…atxt;
(2).执行者为多项式赋值,得到关于秘密s的子秘密s1=f(1),s2=f(2),…,sn=f(n)。
Mult-SS协议
参与者Pi的输入:fα(i)和fβ(i)的值
(1).参与者选取一个随机t次多项式hi(x),满足hi(0)=fα(i)fβ(i),用各个参与者对应的公钥加密属于他们的值hi(j)得到1≤j≤2t+1并以广播的形式将这些加密后的子秘密公布出去。
(2).每一个参与者Pj接收解密出hi(j),然后计算属于他的αβ的子秘密:
Joint-Shamir-RSS协议
(1).参与者Pi选取一个随机数si作为秘密,并选取t个随机数ai1,ai2,…,ait作为系数构造t次多项式fi(x)=si+ai1x+ai2x2+…aitxt;
(2).参与者Pi计算属于每一个参与者的子秘密:,用各个参与者对应的公钥加密属于他们的子秘密得到
(3).每一个参与者Pj解密所有接收到的得,而参与者Pj掌握的对应的联合生成的随机数的子秘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5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环取代三氮唑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下一篇: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