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服务的异构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6842.5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7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王凯;邹德清;陶永才;吴松;何汉;李运发;廖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虚拟 服务 网格 工作流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虚拟服务的异构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虚拟服务信息管理模块(1),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和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块(3);
虚拟信息管理模块(1)用于集成各异构网格平台的服务信息,并向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提供分组后的虚拟服务信息;
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根据工作流引擎提供的输入参数,在虚拟信息中心模块(1)提供的虚拟服务信息中,选择适当的服务在该服务所在的网格平台上执行,并将结果作为输出参数返回工作流引擎,在服务调度过程中涉及的外部数据请求均提交给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块(3);
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块(3)接收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提供的外部数据请求,将其中的虚拟数据地址经过地址格式转换为物理地址,并进行实际的数据操作,再将结果还原成虚拟地址,返回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构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服务信息管理模块(1)包括信息中心模块(11),组管理模块(12)和同步更新模块(13);
信息中心模块(11)负责收集各异构网格平台的服务信息,并通过统一的服务信息描述语言将服务信息集成为XML文档,供组管理模块(12)查询使用;当服务信息发生变化时,信息中心模块(11)负责将更新信息发送给同步更新模块(13);
组管理模块(12)向信息中心模块(11)提出服务信息的查询请求,在得到的查询结果的服务集合中,根据服务信息间相同或相似的特性对服务分组,并对虚拟服务组进行管理,分组后的服务信息以多个xml文档的形式组织,每一个xml文档对应于一个虚拟服务组;组管理模块(12)接收同步更新模块(13)的更新查询的结果,将查询结果与虚拟服务组中各服务原有信息比对,并进行更新操作;
同步更新模块(13)向信息中心模块(11)提出查询请求,将更新后的查询结果发送给组管理模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构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包括服务入口预处理模块(21),规则库模型(22),调度匹配管理模块(23),服务调度信息解析模块(24),服务调度模块(25)和服务出口处理模块(26);
服务入口预处理模块(21)接收工作流引擎(4)的输入参数,将数据的虚拟地址提交给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块(3)处理,并接收返回的数据虚拟地址的结果;预处理过程完毕后,触发调度匹配管理模块(23)的执行;
规则库模型(22)用于存放一组预置的计算公式,供调度匹配管理模块(23)选择使用,每一个计算公式对应于一种服务调度模型;
调度匹配管理模块(23)接收服务入口预处理模块(21)的触发后,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调度模型,从规则库模型(22)中选择出恰当的计算公式,并根据该公式,计算虚拟服务信息管理模块(1)中提供的虚拟服务组中各服务的加权平均值,从中选择出一个加权平均值最大的服务,将该服务信息提交给服务调度信息解析模块(24);
服务调度信息解析模块(24)接收调度匹配管理模块(23)提供的服务信息,根据其中服务描述文档地址,解析出实际调用该服务时所需要的具体参数,并将该参数以及服务所属平台名称的信息发送给服务调度模块(25);
服务调度模块(25)负责将由服务调度信息解析模块(24)提供的参数封装成该服务所属网格平台能够接受的输入参数形式,通过调用该网格平台特定的服务提交接口,在网格平台上执行该服务,执行过程结束后,结果以该服务所属网格平台的输出参数形式返回,并发送给服务出口处理模块(26);
服务出口处理模块(26)获取服务调度模块(25)的运行结果参数,并予以解析,将解析后的信息封装后发送给工作流引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异构网格工作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虚拟数据中心管理模块(3)包括地址格式转换模块(31)和异构数据传输模块(32);
地址格式转换模块(31)接收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的数据操作请求,根据预先制定的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间的映射关系,将数据的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并将数据的物理地址和数据的操作方法名发送给异构数据传输模块(32);并将返回结果的物理地址根据映射关系转换为虚拟地址,以虚拟地址的形式返回给虚拟服务调度模块(2);
异构数据传输模块(32)接收地址格式转换模块(31)的数据操作请求,执行具体的数据的操作方法名指定的操作,并返回结果的物理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68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