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广漆的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7105.7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洪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克俭;湖北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93/00 | 分类号: | C09D193/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4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涂料的化学改性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广漆的调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生漆是我国生产的优良天然漆。我国的生漆产量居世界首位.一直是传统的出口产品,目前主要是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中国生漆所得漆膜呈黑色,也可制成棕红色,由于色深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长期以来人们都试图将生漆制成白色或浅色,以遁应不同表面涂覆的需要,扩大应用范围。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对生漆的结构及性能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生漆的浅色改性一直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将生漆与聚合桐油混合即成为广漆,又名全漆、笼罩漆、赛霞漆,涂料名称为T09-01油性大漆,是我国古老而又传统的涂料,其制作方法是:1.将生漆用300目夏布过滤;2.将桐油放入溶器加热,并不断搅动,当温度达到260℃-275℃则停止加热,出锅冷却备用;3.根据对油度要求的不同,按比例将生漆与桐油混合,搅拌均均匀即可。此方法制作的广漆具以下不足:漆膜干燥速度慢,一般需2小时-6小时;漆膜装饰性差、常有小颗粒,气泡,出现咬色退色现象;漆膜色相不纯;长期贮存、出现沉淀分层,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行的广漆的调制方法不足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高质量的生漆的调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广漆的调制方法,其待征在于调制过程中包含有下步骤:
a.将65-70%的生漆用300目夏布过滤去杂;
b.将沉清桐油倒入聚合反应锅内,加入硝酸铋,;
c.调整桐油酸值,使酸值达到ph=6.7-6.9;
d.将经调整酸值的桐油,保持温度在35℃-45℃之间,加入生漆和色料混合;
e.将生漆、桐油和色料混合物研磨,然后分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进一步地广漆的调制方法,其待征在于调制过中包含有下步骤:
a.将65-70%的生漆用300目夏布过滤去杂;
b.将沉清桐油倒入聚合反应锅内,启动加热装置,当油温升至150℃-160℃时,保持20分钟-30分钟,启动减压排气装置和搅拌装置,而后继续升温,为温度达到262℃-275℃时,关闭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加入桐油重量的0.4%-0.5%的硝酸铋,逐步降温至35℃-45℃,使其粘度达到300秒/25℃涂4杯-400秒/25℃涂4杯,关闭搅拌排气装置;
c.调整桐油酸值,用草酸铵或硫酸铜进行调整酸值,使酸值达到ph=6.7-6.9;
d.将经调整酸值的桐油,保持温度在35℃-45℃之间,加入生漆和色料混合,用高速分散机搅拌1小时-2小时;
e.将生漆、桐油和色料混合物研磨,用五辊研磨机研磨1次-3次,使胶体粒度达到1μm-3μm,然后分装,即为成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广漆的调制方法,由于采用新工艺,干燥时间的缩短,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广漆涂饰性能与理化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产品纯度高质量好。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广漆的调制方法制成的漆膜,依照国标GB/T1728-89对木器涂料检测项目和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了检测:漆膜外观:表现平整光滑,无痴点、退色、咬色;表干时间:将广漆涂于木块置于恒温恒湿箱中(20℃,湿度80%),用吹棉法进行测试,表干时间为90分钟,比传统广漆快30分钟;实干时间为18小时,比传统方法快6小时;附着力为5级,比传统方法高1个级别。冲长强度为70kg/cm,比传统方法高出10kg/cm;硬度为5,比传统方法高出1;表现光泽为120,比传统方法高10;耐磨性为1000gf/1200N,比传统方法多200N;耐碱、酸、汽油30天无变法,与传统方法相同;耐沸水为4小时无变化,比传统方法多2小时;耐热性在200℃,3小时无变化,比传统方法多1小时;耐盐性为3小时变化,比传统方法多1小时;柔韧性为0.3无龟裂,比传统方法小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克俭;湖北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洪克俭;湖北宝石花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1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鲜竹酿造保健竹啤酒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多肽合成缩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