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5-羟基甲基糠醛的医药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7912.9 | 申请日: | 200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方世平;王智勇;孙曼春;罗国庆;吴建元;袁娴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41 | 分类号: | A61K31/341;A61P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羟基 甲基 糠醛 医药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5-羟基甲基糠醛(5HMF)的医药用途,具体地说涉及5HMF在制备抗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5-羟基甲基糠醛(5HMF)的分子式如下:
C6H6O3 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作为一种限量物质,在很多制剂中均有存在,5HMF是常用含糖液中主要控制含量的杂质,以往研究资料报道,5HMF可以引起横纹肌麻痹、内脏损害,具有神经毒性,能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产生积蓄中毒,并可能具有致突变作用。因此,《中国药典》从1985年版开始对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含量作了限量规定。
目前尚无5HMF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报导。本发明确定了5HMF抗脑缺血作用,并制备出实用的、疗效确切的制剂,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5HMF的医药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5HMF在制备抗脑缺血药物中的应用。
申请人在实验研究中发现5HMF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了5HMF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给药剂量达到治疗剂量的500倍以上时,可观察到实验动物出现毒副作用,而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本发明所涉及的5HMF的可显著缩小脑缺血动物脑梗塞体积,显著性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低血清MDA水平,具有明显的抗脑缺血作用。
动物脑组织病理染色、图象分析,结果显示5HMF组动物脑梗塞体积显著性缩小。
抗自由基损伤:电镜下5HMF组动物缺血组织超微结构破坏减轻;5HMF能降低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脑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加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低MDA水平。
用TUNEL法观察到5HMF组缺血半暗带内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法观察到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Bax基因的表达无变化。显示5HMF可能通过增加Bcl-2的表达发挥抑制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用本发明5HMF制备抗脑缺血的药物:市售化学原料5HMF加入赋形剂,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量的片剂;以市售5HMF为原料制备胶囊剂;市售5HMF化学原料溶解于注射用水中,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量的针剂及据此制备的粉针剂,均可用于急性、慢性脑缺血疾病的治疗。
临床建议的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使用每次5mg(含5HMF),每日三次;静脉滴注:成人每日一次,每次15mg。一般疗程2周。需要时可以连续使用3个疗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5HMF注射剂的制备:市售化学原料5HMF,Sigma Aldrich公司生产,经注射用水溶解,即得5HMF注射剂。
实施例1:用本发明5HMF制备抗脑缺血的药物:5HMF加入赋形剂,按片剂制备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量的片剂。
实施例2:用本发明5HMF制备抗脑缺血的药物:5HMF加入辅料,按胶囊制备的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量的胶囊。
实施例3:用本发明5HMF制备抗脑缺血的药物:5HMF制成粉剂,按常规方法制成各种剂量的粉针剂。
实施例4:5HMF的药理学实验,抗实验性脑缺血:
线栓法制作Wi 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模型,2周后腹腔注射5HMF(低剂量组0.95mg·kg-1,高剂量组1.89mg·kg-1,每天一次)2周,取脑组织,用TUNEL法观察到5HMF组缺血半暗带内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法观察到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显著增加,Bax基因的表达无变化。显示5HMF通过增加Bcl-2的表达发挥抑制缺血性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测定大鼠脑缺血模血清及脑组织中MDA、SOD,结果显示5HMF组动物血清及脑组织匀浆内丙二醛(MDA)的含量,SOD活性增加,说明5HMF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5HMF对脑缺血大鼠脑SOD、NO的影响(X±S,n=10)
※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5※※表示与模型组相比,p<0.01
5HMF对脑缺血大鼠血清NO、MDA的影响(X±S,n=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7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