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金属-P型半导体欧姆接触性能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015.X | 申请日: | 200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0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彦立;元秀华;黄黎蓉;余永林;刘文;黄德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1/02 | 分类号: | 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金属 半导体 欧姆 接触 性能 方法 | ||
1.一种改善金属-P型半导体欧姆接触性能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1)按照下述过程在半导体器件P型半导体上形成一层带有设计图形的纳米碳管薄膜;
(1.1)按下述过程合成和提纯纳米碳管:首先在Si片上用电子束蒸发方法依次制备SiO2和Co薄膜,SiO2的厚度为20-2000nm,Co膜的厚度小于0.5-5nm,CVD温度为550-800℃,酒精为50-200Sccm,反应时间1-60min.;然后采用盐酸溶液与制备所得纳米碳管初产物充分反应,再经过过滤、干燥后去除催化剂,并采用高锰酸钾和硝酸去除石墨微粒、无定形碳和其它形式的碳纳米颗粒;
(1.2)在半导体器件顶层P型半导体上制备纳米碳管薄膜,该纳米碳管薄膜的厚度为30nm-1000nm,其制备过程为:
(a)选择纯化的纳米碳管,加入去离子水经充分搅拌、超声、离心后,倒入到Br溶液中;
(b)再次离心后,将含有纳米碳管的Br溶液用吸管滴到滤网膜上,然后用水冲洗去除Br溶液;
(c)施加压力使滤网膜上的纳米碳管薄膜与P型半导体充分接触;
(d)对纳米碳管薄膜进行干燥,之后用丙酮清洗,再重复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甲醇清洗;
(e)放在通有惰性气体温度为100-600℃的烧结炉中退火;
(1.3)首先在上述纳米碳管碳薄膜上制备一层介质膜;再在介质膜上沉积一层光刻胶;然后在光刻胶上定义所设计的图形,曝光、显影、清洗和坚膜后,以光刻胶作为掩蔽刻蚀介质膜;利用带有设计图形的介质膜作为新的掩蔽刻蚀纳米碳管薄膜,刻蚀完成后去掉残余的介质膜材料;
(2)在纳米管碳薄膜上制备金属电极或合金作打线之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金属-P型半导体欧姆接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SiO2的厚度为50-200nm,Co膜的厚度为0.5-2nm,CVD温度为650-7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金属-P型半导体欧姆接触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纳米碳管薄膜的厚度为50-2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0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PLC模拟量输入模块
- 下一篇:电缆测试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