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439.6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7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新峰;徐源;陈玉立;张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0 | 分类号: | B22F9/00;C22C12/00;C22C1/04;H01L35/1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osb sub 热电 化合物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可以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的洁净能源转换技术将为缓解能源危机和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CoSb3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热电材料,理论和实践表明,通过掺杂和结构纳米化可以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在热电发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该材料的热导率偏高影响到材料的热电性能,当材料的结构纳米化时将使其热导率能大大降低,有望大幅度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指数ZT值。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可获得不同的微结构从而可望调控材料的热电性能。目前,对于CoSb3多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固相反应法(Solid state reaction,SSR)、熔融旋甩法(Melt-Spinning,MS)、共沉淀法(Cross-Coprecipitation,CC)、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SG)。不同的制备方法得到的CoSb3多晶材料其微结构和性能不同,各有其优缺点,但是均难获得颗粒尺寸小于50nm、尺寸均一、重复性好的CoSb3化合物纳米粉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重复性好,制备的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粒径细小、均匀、纯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以乙醇为溶剂,配制氯化钴和氯化锑的混合溶液,为A溶液;A溶液中氯化钴的浓度为0.05mol/L-0.1mol/L,A溶液中氯化锑的浓度为0.15mol/L-0.3mol/L;
2).以乙醇为溶剂,配制氢氧化钠和硼氢化钠的混合溶液,为B溶液;B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mol/L-0.2mol/L,B溶液中硼氢化钠的浓度为0.1mol/L-0.2mol/L;
3).按A溶液与B溶液的体积比为1∶1-1∶4,选取A溶液和B溶液;在超声条件下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超声时间为2-16h;得超声处理后的产物;
4).将步骤3)超声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离心、干燥,得到Co和Sb的非晶态前驱体粉末;
5).将步骤4)得到的Co和Sb的非晶态前驱体粉末置于H2气氛条件下在管式气氛炉于370-400℃反应时间为5min-60min,即得到粒径为30-50nm的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
所述步骤4)中的离心时间为5min-10min、转速为10000rpm-12000rpm。
本发明获得的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可用于制备CoSb3热电材料。
本发明通过对反应原料浓度配比的调节,配制两种溶液,将两种溶液混合后进行超声反应,离心、干燥得到非晶态前驱体粉末,将所得到的非晶态前驱体粉末置于管式气氛炉中进行反应热处理,得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声化学法,该方法原料采用氯化物作为原料较固相反应法或熔融法等方法所用金属单质相比廉价易得;该方法只需超声2h-16h,热处理5min-60min较固相反应法长时间退火而言工艺简单易控、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安全无污染;该方法重复性好;制备的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粒径细小(粒径为30-50nm)、均匀、纯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XRD图谱。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SEM形貌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XRD图谱。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SEM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CoSb3热电化合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以乙醇为溶剂,配制氯化钴和氯化锑的混合溶液100ml,为A溶液;A溶液中氯化钴的浓度为0.05mol/L,A溶液中氯化锑的浓度为0.1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4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