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8953.X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祥;李四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多珂特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7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小企业 信息化 网络 一体化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特别是涉及网络技术中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
背景技术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IBM兼容PC、Intel的X86芯片,Microsoft 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一系列应用软件产品的出现,在个人、企业计算范围内逐步形成了软件和硬件分离的趋势。软件开发人员几乎不必针对某一特定电脑进行开发,而用户则在对软件和硬件的挑选上更为自由。
随着软、硬件企业商业化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在实现信息化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技术不仅价格高(如HP、IBM、浪潮等入门型服务器需要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网关、防火墙等多种硬件设备组合在一起,使硬件设备购置需要10万元以上(还不算系统维护费用),而且还要配套价值不菲的操作系统、种类繁多的应用系统等正版软件。由于软件由不同的厂商提供,考虑到软件的兼容性,企业还需配备相应的网络管理人员去管理及维护。这种投入高、建设维护技术难度大的信息化平台让绝大多数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和维护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核心模块、控制及应用模块和电源组成,它们装在外壳中;所述核心模块、控制及应用模块均采用嵌入式技术封装。
本发明提供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是一套便利、安全、经济、稳定的网络信息化平台。它集成了宽带WAN和各种网络服务,通过一台服务器提供企业所需的全方位网络服务,同时可与企业现有系统进行无缝整合,保证企业的投资及原有系统的运用。多种安全机制,用于解决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服务问题,保障企业上网安全及数据安全。利用软件与硬件可以互通的原理,该一体化平台将过去只能是由硬件实现的路由器、网关设备改为软件实现,然后将多种应用服务器(Web、邮件等)系统与之集成,集成时采用与硬件实现相同的逻辑架构,这样就能保证一个服务器能实现企业上网的全部需要。并且针对企业上网的一些特殊需求,本产品中还包含动态域名解析、VPN等一些网络应用,全方面实现企业上网的所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物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要从嵌入式技术封装的核心模块,控制及应用模块两方面来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核心模块、控制及应用模块和电源组成,它们装在外壳中;所述核心模块、控制及应用模块均采用嵌入式技术封装。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将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网关、防火墙等多种硬件设备的功能用采用软硬相结合的方式集成组合在一个采用嵌入式技术封装到专用芯片的核心模块内,然后将企业网络办公系统、企业进销存物流管理系统、企业CRM客户管理系统、企业生产管理系统采用软件技术封装集成在控制及应用模块中,加上电源和外壳,即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
实施例2:将Web服务器、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路由网关、防火墙等多种硬件设备的功能用采用软硬相结合的方式集成组合在一个采用嵌入式技术封装到专用芯片的核心模块内,然后将企业网络办公系统、企业CRM客户管理系统采用软件技术封装集成在控制及应用模块中,加上电源和外壳,即成为一个简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网络一体化平台。
在上述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中,还应注意以下情况:
1.核心模块设计及嵌入式芯片实现:
其目标是完成硬件的设计和选型,实现企业网络化的基础功能,达到设备软硬一体化并稳定运行,具体包括:
(1)硬件设计选型:
其外围设备,将考虑以下设计因素:
①总线需求;
②通用串行接口;
③VOIP音频数据转换支持板卡总线;
④多以太网,广域网接口;
⑤系统内部I2C总线和SPI总线;
⑥外设接口,如打印机,短信接口;
⑦A/D或D/A转换器;
⑧I/O控制接口。
此外,还将考虑处理器的寻址空间,有没有片上的Flash存储器,处理器是否容易调试和仿真以及调试工具的成本和易用性等相关的信息。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考虑各种软硬件的兼容性,开发调试工具的完备性,其它工程的影响以及企业信息的完整性或准确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多珂特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多珂特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8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