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450.4 | 申请日: | 200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昌龙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31/1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77150河南省郸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狂犬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药物,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它是一种有多味中药,经加工配制而成,不仅可以替代注射狂犬疫苗,还可以治疗早、中、晚期狂犬病患者及狂犬病病毒携带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生活多样化,所以圈养家犬和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接踵而来是狂犬病的似已泛滥,狂犬病是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或咬或抓伤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患有狂犬病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毒,一旦咬伤了人,病毒即从伤口进入人体末稍神经,侵犯中枢神经而致病。狂犬病潜伏期短者为10天,长者可达数余年。狂犬病人一旦出现发病症状,无有效办法治疗,病程3-5天即可致人死亡,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当前狂犬病只能预防,那就是皮下注射狂犬疫苗的防治办法,如果被发病后的动物咬伤、抓伤时,一般需要立即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可免除发病。可是狂犬疫苗的保存需要有较好的保存条件,目前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养犬的人在不断增加,但是,预防条件较差,因此,狂犬病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对中晚期狂犬病患者就更难以治愈了。经检索可知国内对于采用国药制剂,治疗狂犬病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文献报导,中国专利文献也公开了多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专利,其中,中国专利CN1778329A公开了《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药物及其加工方法》,中国专利CN1107724公开了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药物及其制法》,二者是采用多味中药并都涉及了斑蝥、全蝎、蜈蚣等成份,都是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配方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祖传秘方,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该药不仅可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还可以治疗早、中、晚期狂犬病患者。该药的选料是以斑蝥、全蝎、蜈蚣和杏仁配制而成,并用黄酒为引,煮沸后共服之。斑蝥是选用南方大斑蝥3-8个、全蝎2-7个、蜈蚣1-3个、杏仁7-20个。上述四味中药经处理后,焙干,共加工为细末,并过120目筛备用,即为中药;在黄酒中加水煮沸,然后拌入中药,趁热送服,该药是根据患者病情,选药按量配制,因为该药都含有一定的毒素,选量要适当,才能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本发明配方合理,制作简单,服用方便且经济实惠,一般治愈率98%,预防率10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的配方组成是斑蝥(选用南方大斑蝥)3-8个、全蝎2-7个、蜈蚣1-3个、杏仁7-20个,其加工工艺是:将斑蝥(选用南方大斑蝥)、全蝎、蜈蚣、杏仁,四味中药拣净,焙干,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即为治疗狂犬病的中药,使用时,在黄酒中加一定量的水煮沸(黄酒一般以1酒盅量为准),然后拌入中药,趁热一次冲服,每两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三次,以出透汗为度(冷天可加盖棉被),避风3小时,防止感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的配方组成是斑蝥(选用南方大斑蝥)5个、全蝎3个、蜈蚣1个、杏仁9个,用于狂犬病潜伏期的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的配方组成是斑蝥(选用南方大斑蝥)7个、全蝎5个、蜈蚣1个、杏仁15个,用于狂犬病潜驱期的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用于治疗狂犬病的中药的配方组成是斑蝥(选用南方大斑蝥)8个、全蝎7个、蜈蚣2个、杏仁15个,用于狂犬病狂躁期的治疗。
该药配方的药理依据是:
狂犬病属中医痉病范畴,为犬、猫、狼等所伤,风毒由创口而入,伏于内,壅滞经络,伏痰内生,风毒伤肝,脉络失精血津液濡养;遇时而发;风痰上犯于脑,轻者神情紧张,幻觉、谵妄、怕光、怕声、怕水、怕风,重者神志昏愦;引动于肝,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风痰痹阻肺气,可出现喉痹窒息而死。临床可分为:潜伏期、潜驱期、狂躁期;潜伏期为风痰伏之于内,潜驱期为风痰上扰内窜,标急为主;狂躁期,正气虚损,风痰伏内,本虚为主。本发明的选料是以斑蝥、全蝎、蜈蚣和杏仁配制而成,并用黄酒为引,煮沸后共服之。上述四味药的药性是
斑蝥:性味辛温,有大毒,归肝、肾经,功效破血逐瘀消癥,攻毒散结。《本草纲目》言:其治疝瘕,解疔毒,制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全蝎: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本草从新》言:其可治诸风掉眩,惊痫抽搐,口眼斜,厥阴风木之病。
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本经》言:噉诸蛇、虫、鱼毒去三虫。二者均具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昌龙,未经李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4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驱动装置的燃气供应系统
- 下一篇:薄膜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