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势能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9600.1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章;窦兰梅;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章 |
主分类号: | F04B9/00 | 分类号: | F04B9/00;F04B9/1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帆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势能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力势能转装置。
技术背景
大自然能是自然界赐给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无任何环境污染的能 源。人类利用大自然能作为动力源进行能量转换一般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 是靠大自然的动能做功的能量转换装置,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机、潮 夕能发电机等;另一类是靠大自然的重力势能做功的能量转换装置,如:水 力发电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风力发电机因受气候、地域的限制 比较大,且能量密度不稳定,即使转换成电能,还需高压输电,所以风力发 电机只能在局部地区、小范围内使用。利用水力发电机发电,不仅受气候变 化的影响较大,而且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更大,因此水力发电机站只能在少数 的、特殊的地域建立,且建站周期长、费用高、建成后对地理环境还会产生 一定的不利影响,发出的电在输送时仍需高额费用。因此水力发电是目前世 界上能供人类利用的一大能源,而不可能是唯一能源,人类还需大量使用资 源型能源。如:天燃气、石油、煤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成本低,不受气候变化、不受地理位置影响,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利用大自 然的重力势能为动力抽取地下深层液态物质的重力势能转换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重力势能转换装置通过管 路依次连接有水泵、过滤器、液控二位四通阀、转换泵,由水泵输出的动力 水管与液控二位四通阀的P口相连,液控二位四通阀的A口由动力管路与转 换泵的下活塞腔工作液口相连,液控二位四通阀的B口由动力管与转换泵的 上活塞腔工作液口相连,所述D口为转换泵的下活塞腔工作液口,所述C口 为转换泵的上活塞腔工作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二位四通阀具有阀体, 阀体两端分别设有与阀芯腔相连通的液控口,快跳阀分别位于液控口内;所 述转换泵具有泵体、位于泵体内的上、下活塞腔和位于活塞腔内的上、下活 塞,在泵体内分别设有与上、下活塞腔相连通的负反馈凹槽,负反馈凹槽分 别通过管路与液控二位四通阀的液控口相连通,活塞上设有与负反馈凹槽相 对应的凸台;液控二位四通阀的O口由排水管伸入被抽液体的液面下部,下 活塞腔进液管通过单向阀与转换泵的下活塞腔进液口相连,转换泵的下活塞 腔出液口通过单向阀连通出液管,上活塞腔进液管通过单向阀与转换泵的上 活塞腔进液口相连,转换泵的上活塞腔出液口通过单向阀连通出液管;
所述转换泵的负反馈凹槽分别设置在泵体上、下活塞腔的无活塞腔一侧端 部,所述与负反馈凹槽相对应的凸台分别设置在活塞的无活塞杆一侧,所述 转换泵的上活塞腔进液口和上活塞腔出液口分别设在上活塞腔的有活塞杆一 侧的泵体上,所述转换泵的下活塞腔进液口和下活塞腔出液口分别设在下活 塞腔的有活塞杆一侧的泵体上,所述转换泵的上活塞腔工作液口和下活塞腔 工作液口分别设置在上、下活塞腔的无活塞杆腔一侧的泵体上。
所述转换泵活塞的凸台具有在凸台的侧面和端面之间设有返程补油通道, 在返程补油通道内设有单向阀。
所述水泵和过滤器之间设有蝶阀,在水泵的入口和过滤器出口并联设置手 动旁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章,未经王全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