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876.X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宁;李伟;聂政;熊祖强;徐华礼;韩颖;宋维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B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41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突出 煤层 掘进 工作面 钻进 大循环 区域性 方法 | ||
1、一种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操作进行:第一步,在掘进工作面施工挑顶钻场(3),挑顶钻场(3)的尺寸根据钻机(4)尺寸和两帮消突控制范围确定;第二步,在挑顶钻场(3)内放置钻机(4),调整钻机(4)的高度,并调整钻机(4)使钻杆与煤层顶板平面平行,使钻机(4)能够在突出煤层(5)靠近顶板位置施工沿顶煤孔(6);第三步,在挑顶钻场(3)内施工一组沿顶煤孔(6),形成沿顶煤孔解放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施工结束后,继续第四步,升高钻机的高度,在欠长度沿顶煤孔(6’)的正上方,距离欠深度沿顶煤孔(6’)的轮廓间距0~1米范围内施工沿顶岩孔(8);第五步,对沿顶岩孔(8)超越欠长度沿顶煤孔(6’)的长度实施爆破预裂或水力压裂,使沿顶岩孔(8)通过人为裂隙(9)与突出煤层(5)沟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施工结束后,继续第六步,降低钻机(4)的高度,使钻机(4)能够施工驱替煤孔(7);第七步,在位于沿顶煤孔解放层之下0.5~2.0米施工若干驱替煤孔(7),驱替煤孔(7)的相邻轮廓间距为0.5~2米,利用驱替煤孔(7)向被解放区煤体注入高压气体或高压水,将被解放区内的瓦斯向沿顶煤孔解放层驱赶和代替;第八步,对被解放区校检,校检合格后拆除钻机(4)。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的挑顶钻场(3)为跨越巷道两帮2~8米深度的跨巷挑顶钻场;所述第二步中首先在跨巷挑顶钻场(3)内铺设放置钻机(4)的轨道(10),轨道(10)与煤层顶板的层面平行,与巷道(2)的轴线垂直,所述钻机(4)位于该轨道(10)上;所述第三步中施工的一组沿顶煤孔(6)为一排平行于煤层顶板的钻孔,相邻两个沿顶煤孔(6)的轮廓间距为0~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8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视频编码中更新操作的亚像素内插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