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9986.6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根 |
主分类号: | G01F1/00 | 分类号: | G01F1/00;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气泡 流量 计量 观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适合在压力输液、输血状态下即不能直接观察输液、输血滴速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压力源的气泡流量,就可知道输液速度,从而完成复杂情况下的抢救和治疗。
背景技术
现今的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以重力浮子式为主,即在观察玻璃管中设置浮子,当气体通过时,浮子向上漂浮,通过计量浮子的漂浮高度得知通过的气体流量。其不足的是:只能垂直使用,在平放、颠倒的情况下将无法使用,不适用于野外、战地、灾难现场、120急救等复杂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行、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
本发明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包括:上盖、壳体、下内盖、下盖、封帽、水液体和三个单向透气膜(上单向透气膜、单向透气膜和下单向透气膜)组成。其中单向透气膜分别设置在上盖与壳体之间、下内盖与下盖之间、下盖的进气管下端与封帽之间。上盖与壳体、下内盖与壳体密闭粘结,下盖与壳体、下盖的进气管下段与封帽之间密闭粘结。上盖中心有向上伸出的排气管;上盖下面有上通气槽并与向上伸出的排气管连通。壳体是中间为大直径、周边为数个小直径的短管体,中间管为液相气泡观察管,周边数个小直径管为气体连通管。液相气泡观察管的上端面设有多孔的封盖。下内盖为中心和周边均有孔的盖板,其周边与液相气泡观察管的下端密闭粘结,中心孔与下盖中心向上伸出的进气管的根部密闭粘结; 下盖上面有下通气槽;下盖中心有分别向上、下伸出的进气管,其向下伸出的部分与封帽密闭粘结,向上伸出的部分顶端伸至液相气泡观察管的正中位置;在液相气泡观察管中注入约70%的水液体,由于其两端均有单向透气膜(上单向透气膜和单向透气膜),所以水液体在液相气泡观察管中始终保持总量不变。这样,就构成了进气管始终插在水液体中,出气管环绕液相气泡观察管四周,透气点遍布液相气泡观察管两端的结构形式。
气体从封帽的下端穿过下单向透气膜,经下盖上的进气管进入液相气泡观察管,气体以气泡形式通过液相气泡观察管中的水液体进入其上部空间,再通过上单向透气膜、上盖下面的上通气槽和排气管向上排出。而当本发明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在任意形位(如倾斜、颠倒)的时候,气体依然从封盖的下端穿过下单向透气膜、下盖上的进气管进入液相气泡观察管,穿过水液体进入其上部空间,所不同的是气体将通过下内盖与下盖之间的下单向透气膜、下盖上面的下通气槽、壳体上的气体连通管、上盖下面的上通气槽和上盖中心的排气管排出。
所以,本发明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具有如下优点:一、可以通过计量气泡的流量直观的反映气体的流量;二、在用于压力输液、输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量气体流量来直观地反映输液的流速和流量;三、结构简洁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由上盖1、上单向透气膜2、壳体3、下内盖4、单向透气膜2A、下盖5、下单向透气膜2B、封帽6和水液体7组成。
图2所示,使用时,气体从封帽6的下端孔6a进入,穿过下单向透气膜2B,经下盖5上的进气管5a进入液相气泡观察管3a,气体以气泡形式通过液相气泡观察管3a中的水液体7进入其上部空间,再通过上单向透气膜2、上盖1下面的上通气槽1b和排气管1a向上排出。
当本发明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在任意形位(如倾斜、颠倒)的时候,气体依然从封帽6的下端孔6a进入,穿过下单向透气膜2B,经下盖5上的进气管5a进入液相气泡观察管3a,穿过水液体7进入其上部空间,所不同的是气体将通过下内盖4与下盖5之间的单向透气膜2A、下盖5上面的下通气槽5b、壳体3上的气体连通管3b、上盖1下面的上通气槽1b和上盖1中心的排气管1a排出。
这样,本发明的智能液相气泡流量计量、观察器可以在各种复杂场合下,轻松便捷地观察、计量气体的流速和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根,未经张亚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