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028.0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3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远;叶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水雾 脱硫 除尘 装置 及其 用于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锅炉如火电厂、钢铁、冶金等减排二氧化硫(SO2)的主要途径有:煤碳洗选、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海水脱硫法、烟气循环硫化床脱硫法、电子束法脱硫等共十余种工艺的脱硫装置在商业化运行或进行了工业示范,但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型脱硫除尘装置。燃煤锅炉如火电厂、钢铁、冶金等的除尘的方法有电除尘和布袋除尘。
中小型燃煤锅炉的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比较低而且运行费用也相对比较高,已经不适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上来看如果燃煤锅炉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就会被限令爆破,而正在使用中小型脱硫除尘装置的企业往往地方狭小再用传统的方法升级改造难度很大,且投资比较大,维护费用也比较高,故改进势在必行。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高压细水雾脱硫除尘装置及其用于脱硫除尘的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脱硫除尘装置功能单一,脱硫除尘效果差,成本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高压泵、吸收塔,第一吸收塔同烟气进口管道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第一吸收塔经管道同进水管上的高压泵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经管道与第二吸收塔相连,第二吸收塔上有烟气出口管道,烟气出口管道内装有除雾器,并分别与烟囱、沉淀槽相连,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内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沿塔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第一吸收塔底部与灰渣室相连,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相连,沉淀槽经过滤槽同碱循环水槽连通,碱循环水槽出口管道上装有离心泵,离心泵同动态过滤器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同进水管相连,循环水管道通过进水管上的高压泵出口端同第一吸收塔和第二吸收塔的喷淋管及高压细水雾喷头相连通,碱循环水槽上装有配碱槽;其应用方法是,第一吸收塔经烟气进口管道同锅炉烟道相连通,烟气进入第一吸收塔与第二吸收塔内,烟气上升过程中遇到高压细水雾,小颗粒粉尘与高压细水雾充分接触,不断凝聚变成大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并被排出到沉淀槽中,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碱性水的高压细水雾反应生成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变成大的液滴而沉降并被排出到沉淀槽中,在沉淀槽中进行再生后经过滤槽过滤、固液分离,液体进入碱循环水槽,由离心泵抽出,在细水雾系统内循环使用,形成灰水闭路循环,防止二次污染,并降低耗碱量和运营成本,实现脱硫除尘之目的,把处理后的烟气由烟囱排入大气。本发明结构科学、节能、环保,集脱硫、除尘功能于一体,成本与传统的相比大大降低,且可实现长期高效运转,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要求,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脱硫除尘装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由附图给出,本发明包括高压泵、吸收塔,第一吸收塔1同烟气进口管道5连通,在烟气进口管道5进气口处装有引风机8,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同进水管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相连,第一吸收塔1经管道与第二吸收塔2相连,第二吸收塔2上有烟气出口管道3,烟气出口管道3内装有除雾器7,并分别与烟囱9、沉淀槽10相连,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内有多层高压细水雾喷头6,沿塔的高度方向依次放置,第一吸收塔1底部与灰渣室16相连,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底部由三通管和沉淀槽10相连,沉淀槽10经过滤槽11同碱循环水槽12连通,碱循环水槽12出口管道上装有离心泵15,离心泵15同动态过滤器14相连,并经循环水管道18同进水管17相连,循环水管道18通过进水管17上的高压泵4出口端同第一吸收塔1和第二吸收塔2的喷淋管及高压细水雾喷头6相连通,碱循环水槽12上装有配碱槽13。
第一吸收塔、第二吸收塔塔体可使用新型JNS耐硫酸露点腐蚀钢(市售产品)内壁涂上玻璃鳞片树脂涂层,或其它耐腐蚀性材料以提高设备的耐腐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