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加香的添加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0196.X | 申请日: | 2008-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宗永立;马骥;屈展;杨春强;钱发成;曾世通;卢斌斌;何保江;郭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15/18 | 分类号: | A24B15/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欣棠;郭乃凤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烟草 薄片 添加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香添加剂,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增香的添加剂,属于烟草制品添加剂领域。
背景技术:
以烟梗、烟末、碎烟片等废弃料为原料,结合造纸技术生产而成的再造烟叶被称为烟草薄片。每吨烟草薄片可消化烟草废料1.4吨,节省耕地6.66亩。其作用是提高卷烟的填充能力和燃烧性,降低焦油含量。研究表明,完全用烟草薄片制成的卷烟比普通烟丝制成的卷烟焦油释出量下降60%。由于其废物利用和降焦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低成本卷烟和低焦油卷烟。以万宝路为例,其薄片用量达到原料总量的30%。
吸烟和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烟草薄片中木质素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焦油和烟碱的含量较低,导致烟味淡薄,刺激性大,烟气粗糙,必须对其进行加料增香。该环节对所用增香添加剂要求较高,即要无异味,又要能够起到掩盖木质气、增浓烟香、协调烟气酸碱平衡的作用。因此烟草薄片增香添加剂的研究成为烟草工业的迫切要求。
加香加料作为卷烟产品四大要素之一,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加什么,加多少的问题。这需要调香技术研究者熟知每一种香原料的属性及相互之间的配伍性,长期的评吸实战经验积累,以及必不可少的加香灵感。因此每一个烟用香精配方都凝聚着调香师的心血和汗水。长期以来,烟草制品添加剂领域主导研究集中在卷烟产品范围,对卷烟辅料加香方面的研究甚少,国内外更没有在烟草薄片加香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增香的添加剂,在不增加薄片生产设备的情况下,将该添加剂直接加入到薄片的涂布液中,通过协调烟气酸碱平衡,掩盖木质气,减少刺激,增加香气质和香气量,提高烟草薄片的感官抽吸质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加香的添加剂,由以重量百分比为单位的下列各成分组成:
烟草提取物 1.0~6.0%
脱氧果糖嗪 0.20~1.0%
氧化异佛尔酮 0.01~0.10%
焦糖香膏 0.10~0.50%
保润剂 0.01~5.0%
助燃剂 0.01~2.0%
以上所述的百分比是各个原料占烟草薄片涂布液的重量百分比。
上述一种用于烟草薄片加香的添加剂的优化组成如下:
烟草提取物 2.0~4.0%
脱氧果糖嗪 0.40~0.80%
氧化异佛尔酮 0.04~0.08%
焦糖香膏 0.20~0.40%
保润剂 1.50~3.0%
助燃剂 0.30~0.80%
以上所述的百分比也是各个原料占烟草薄片涂布液的重量百分比。
所述的烟草薄片涂布液为薄片制造工序中烟梗、烟末、碎烟片等原料萃取后的浓缩液。
所述的烟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已在公开号为CN101129216、申请号:200710189720.7、名称为《一种对低焦油卷烟进行香味补偿的烟草成分添加剂》的专利申请中公开。
所述的脱氧果糖嗪是纯度为97%的脱氧果糖嗪,其制备方法已在公开号为CN1821231、申请日:2006.03.29、申请号:200610017576.4、名称为《脱氧果糖嗪的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公开。
所述的氧化异佛尔酮与焦糖香膏均是本领域的通用名称,为市售产品。
所述的保润剂为山梨糖醇、木糖醇、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这些保润剂均是一般的保润剂,为市售产品。
所述的助燃剂为柠檬酸钾,或为酒石酸钾,或为二者的混合物,均是一般的助燃剂,为市售产品。
由于烟草薄片中木质素等纤维素含量较高,焦油和烟碱的含量较低,导致烟味淡薄,刺激性大,烟气粗糙,必须对其进行加料增香,其详细情况参见表1和表2。
表1卷烟搀兑薄片前后烟气检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