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化聚吡咙质子传输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483.0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所波;李南文;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5/22 | 分类号: | C08J5/22;C08L79/00;C08G73/22;H01M8/02;H01M8/10;H01M2/16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 聚吡咙 质子 传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磺化聚吡咙质子传输膜,其特征在于,构成该传输膜的聚合物的结构式I、II或III如下:
其中,R2为一种基团,它的结构式是下列结构中的任意一个:-、-o-、
其中,R4为一种基团,它的结构式是下列结构中的任意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聚吡咙质子传输膜,其特征在于,构成该传输膜的聚合物如下:
(1)
(2)
其中m不能为0;
(3)
其中n不能为0;
(4)
(5)
其中,m不能为0;或
(6)
,其中n不能为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聚吡咙质子传输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如下:
使用材料为:
(a)单体1是如下结构的磺化二酐:
(b)单体2是具有如下结构的芳香四胺中的任意一种:
(c)单体3是具有如下结构的磺化四胺:
(d)单体4是具有如下结构的二酐中的任意一种:
(1)磺化聚吡咙的制备
I,将单体1和单体2按摩尔比1∶1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充氮除氧,加入溶剂间甲酚,使得溶液的固含量为100-150mg/mL,加入2倍摩尔量于单体1的苯甲酸作为催化剂,2倍摩尔量于单体1的三乙胺以破坏聚合物形成内盐,80℃条件下机械搅拌到溶解,然后将温度升到180-200℃,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0-15小时,然后加入间甲酚溶剂稀释高黏度的溶液,使其溶液的固含量为50-80mg/mL,待溶液冷却到80℃,将溶液倒入丙酮中,搅拌,过滤,收集沉淀,以丙酮回流洗涤沉淀4~8h,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到具有结构I的产物磺化聚吡咙;
II,将定量的单体3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充氮除氧,加入间甲酚使其固含量为100-150mg/mL,搅拌,加入2倍摩尔量于单体3的三乙胺,待单体3完全溶解后,加入与单体3等摩尔量的单体4和2倍摩尔量于单体3的苯甲酸作为催化剂,80℃条件下机械搅拌到溶解,然后将温度升到180-200℃,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0-15小时,然后加入间甲酚溶剂稀释高黏度的溶液使其固含量为50-100mg/mL,待溶液冷却到80℃,将溶液倒入丙酮中,搅拌,过滤,收集沉淀,以丙酮回流洗涤沉淀4~8h,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到具有结构II的产物磺化聚吡咙;
III,将单体2和单体3分别按照按任意比加入到三口反应器中,充氮除氧,加入溶剂间甲酚,使其固含量为100-150mg/mL,室温搅拌,加入是单体3的2倍摩尔量的三乙胺,待单体2和单体3完全溶解后,加入单体1,其中单体2与单体3的摩尔量之和等于单体1的摩尔量,然后加入是单体1的2倍摩尔量的三乙胺,以防止聚合物形成内盐而不溶,最后,再加入是单体1的2倍摩尔量的苯甲酸作为催化剂,80℃条件下机械搅拌到溶解,然后将温度升到180-200℃,在此温度条件下反应10-15小时,然后加入间甲酚溶剂稀释高黏度的溶液,使其溶液的固含量为50-100mg/mL,待溶液冷却到80℃,将溶液倒入丙酮中,搅拌,过滤,收集沉淀,以丙酮回流洗涤沉淀4~8h,过滤,收集沉淀,干燥,得到具有结构III的产物磺化聚吡咙;
(2)磺化聚吡咙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将干燥的磺化聚吡咙聚合物溶于间甲酚中,聚合物的固含量为80-100mg/mL,过滤,将滤液倒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在70℃干燥24小时,再于120℃干燥12小时,然后真空条件下150℃干燥24小时,从玻璃板上将膜揭下,然后放于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中,室温条件下保持2天,然后用大量的水清洗,得到磺化聚吡咙质子传输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4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