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596.0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才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3B80/04;F23J15/04;F23B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旋转 节能 除尘 有害 气体 立式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本人以前申请多项专利,因结构不合理,存在缺陷。喇叭型孔眼级数少、供给空气(氧)量不足,不能促使烟煤在炉膛内完全燃烧(从锅炉烟筒向外界排放微细煤粉和焦油),达不到高效节约能源和不污染环境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掉上述存在的缺陷、改进不合理的结构,结构简单,促使烟煤、焦油和一氧化碳在炉膛内完全燃烧,不向外界排放微细煤粉、焦油、一氧化碳、灰尘和有害气体。栏挡热能在炉膛内停留时间长,提高锅炉热效率。也促使灰尘落入炉膛内。达到高效节约能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有益效果。
附图和标号说明(图1是多级旋转节能除尘除有害气体立式锅炉示意图):
1、炉膛。2、倾斜交叉管。3、烟筒。4、双功能换热器。5、连通管。6、除尘除有害气体器。7、储灰泥罐。8、引风机。9、进水管。10、锅炉夹层。11、水位管。12、排放热水管。13、炉箅。14、储空气箱。15、进空气口。16、半圆形钢管。17、各种角度喇叭型孔眼。18进冷空气口。19、双功能换热器夹层。20、出热空气口。21、进冷水管。22、布满管。23、出热水管。24、储热水箱。25、下方口。26进冷碱水管。27、喷雾头。28、鼓风机出冷空气口。29、锅炉体。30、除灰尘门。31、炉门。32、除储空气箱内灰尘门。33、储热水箱排污管。34、溢流管。35、排气管。36、除双功能换热器内灰尘盖。37、排放储灰泥罐中泥孔。
实施技术方式:本发明由以下六项结构组成一套整体。①烟煤燃烧产生的烟气流程。②锅炉夹层水流程。③助燃空气流程。④换热空气流程。⑤换热水流程。⑥除尘除有害气体流程。
一、烟煤燃烧产生的烟气流程:烟煤在炉膛(1)内燃烧产生烟气,通过倾斜交叉管(2)周围缝隙与烟筒(3)下方相连通,烟筒(3)左侧与双功能换热器(4)右侧口相连通,双功能换热器(4)左侧口与连通管(5)右侧口相连通,连通管(5)左侧口与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上方右侧口相连通,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下方口与储灰泥罐(7)上方右侧口相连通,储灰泥罐(7)上方左侧口与引风机(8)进烟气口相连通,引风机(8)出烟气口与外界相连通。
二、锅炉夹层中水流程:进水管(9)口与锅炉夹层(10)相连通,锅炉夹层(10)分别与倾斜交叉管(2)、水位管(11)和排放热水管(12)口与用热水处相连通。
三、助燃空气流程:鼓风机出空气口分别与炉箅(13)底部和储空气箱(14)进空气口(15)相连通;炉箅(13)底部与炉膛(1)内相连通;储空气箱(14)上方每个出空气口与锅炉夹层(10)每个半圆形管(16)下方口相连通,每个半圆形管(16)口与各种角度(90°角、80°角、70°角、60°角、50°角、40°角、90°角、80°角、和70°角)喇叭型孔眼(17)相连通,各种角度喇叭型孔眼(17)与炉膛(1)相连通。
四、换热空气流程:进冷空气口(18)与双功能换热器夹层(19)进冷空气口相连通,双功能换热器夹层(19)上方出热空气口(20)与向炉箅(13)底部输送的鼓风机进空气口相连通。
五、换热水流程:双功能换热器(4)左侧进冷水管(21)与双功能换热器(4)内部上方布满管(22)相连通,布满管(2之)上方右侧出热水管(23)上方口与储热水箱(24)上方口相连通,储热水箱(24)右侧下方口(25)与用热水处相连通。
六、除尘除有害气体流程:该系统有二项流程:①喷射冷碱水流程:水泵出冷碱水管(26)口与每个喷雾头(27)进冷碱水口相连通,每个喷雾头(27)出冷碱水口与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内部相连通。②冷空气流程:鼓风机出冷空气口(28)与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下方进冷空气口相连通,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出冷空气口与各种角度(90°角、80°角、70°角、60°角、和50°角)喇叭型孔眼(17)相连通,各种角度喇叭型孔眼(17)与除尘除有害气体器(6)内部相连通。
重要部件结构原理和功能:
一、双功能换热器(4):一个换热器两项结构(夹层内流动空气;上半圆布满管,流动水,下半圆除灰尘),达到节约原料、缩小设备体积和节约资金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才,未经李金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抗结核病药物的缓释剂
- 下一篇:便携挤压预警式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