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容器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688.9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锡卿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B11/06;B29C71/00;B29C73/00;B29L22/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容器 制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类,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容器的制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有环保容器本体以生物可分解原料制成,其缺点为生物可分解原料制成的成品玻璃转化温度约为58~70度,有耐热性不佳的缺点,因而无法做为微波加热用容器;
上述生物可分解原料制成品,主要是以射出成型,此乃为塑胶原料先行热熔后,再以一体射出方式成型;
此外,该制程技术并未将生物可分解原料进行改质程序,因此制成品容易产生易脆化与不耐热现象;
又,一般塑胶容器有以压空成型机成型,其成型方式为将胶片经加热机使其软化,再将软化的胶片送进成型机台,该成型机台是由上机台及下机台所组成,其中,上机台的下方装设有上气压缸推顶的上模板,下机台的上方设有下气压缸推顶的下模板,藉由上、下气压缸分别带动上、下模板移动以开模或合模,经由抽气与充气在模穴使胶片成型,进而在成型后裁切为成品;
但,上述的成型过程仅单纯以加热使胶片软化进而压模成型,所制成的成品原料如为结晶性塑料,会有成品耐热性不佳的缺点,尤其是生物可分解原料依上述制程所制成品,耐热温度仅为58~70度,在市场消费者所使用食品容器用于微波加热多须耐热度达120度,无法符合市场需求,急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容器的制法,解决了常用环保容器的制法制成的环保容器耐热性不佳、易脆化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先将内部由生物可分解原料粒以押出机制成胶片,该胶片为源源不断输出的片体,再将片体卷收成卷体,将胶片置入成型模内,在模内持续加热至140~160度,使其在熔点前重新进行结晶程序,使其再次固化使分子呈规则排列,进而使生物可分解原料分子强度增强,拉力也较强,经模内结晶时间在3~6秒之间再将模内抽气将胶片冲压成型,待适度温度冷却后充气脱模;其中,冲压成型时同步进行裁切冲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由模内结晶程序可使生物可分解原料的分子藉由模压传热将其结晶化进行原料改质,使成型品具有耐热性达120度,符合消费者需求,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制法是运用PLA或生物可分解原料的半结晶状态下的材料平衡熔点(Tm)温度为207度,而实际成品熔点温度为170~180度,玻璃转换温(Tg)为50~65度,因此为使PLA或生物可分解原料的分子结晶规则排列,本发明将PLA或生物可分解原料押出成胶片体,再将胶片体进入模具内再次加热至140~160度,为其熔点前的温度使其经加热后再缓慢降温时间为3~6秒,使其PLA或生物可分解原料分子再次固化结晶,并在模内加热的同时加压成型。
本发明的制法如下:
一、将生物可分解原料以押出机押出源源不断的胶片,再将胶片经卷收机卷收成捆为基本料;将基本料置于置料架以输入进料区,再以链条输送装置输送至预热区使胶片软化;
二、将软化的胶片材料至拉平区将胶片拉平,拉平的胶片输送进入成型台;
三、成型台的上下模合模将胶片继续加热至140~160度,使其进行模内结晶程序在3~6秒,同时模内进行抽气冲压成型,并在冲压成型时同步进行裁切冲孔,再以适度温度降温后充气开上下模将成型品脱模为具耐热性的环保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锡卿,未经张锡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