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823.X | 申请日: | 200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昌深;崔松元;崔健;金日;姜虎;李文学;于文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边松宝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7/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延边科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柳明哲 |
地址: | 133400吉林省龙井***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引流 导管 人工 皱褶 胆汁 制作方法 | ||
1、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腹,在胆底部造纵型皱褶:在距熊脐部前方12~14厘米处的右侧旁开白线2cm,与白线平行向前切开10cm,将胆囊引至切口处,置牵引线并抽取胆汁,在胆底部做1cm小切口,然后造人工纵型皱褶;所述的人工纵型皱褶的制作方法为:在距胆囊最底部上方3~3.5cm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将胆底部分别置固定线,缝合针沿胆囊壁纵轴方向避开血管刺入、穿出并打结固定,造皱褶数为3~6个。
b、摘除空肠予做空肠引流导管:空肠导出于切口外,置肠钳,结扎肠系膜血管,切断肠管及剪开肠系膜,将空肠截体移到切口前方;
c、肠管断端吻合——先缝合肠系膜,肠管断端第一层全层结节缝合,第二层内翻缝合,检查吻合处疏通情况,若无异常将吻合的肠管冲洗后送回腹腔;
d、施行胆、肠吻合:部分缝合肠管断端口,胆、肠口前后分别置牵引线,胆、肠定位等距离缝合,第一层全层结节缝合,第二层简断内翻缝合;
e、理顺胆囊与空肠引流导管,胆、肠吻合处与腹膜距离为1-2cm,将空肠引流导管缝合于腹膜;
f、做皮外口:在引流口多余的肠管剪掉,预做引流口的皮肤,做半月形切口,然后肠、皮口结节缝合做成引流口。
2、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腹,在胆底部造纵型皱褶:在距熊脐部前方12-14cm处的右侧,旁开白线2cm,与白线平行向前切开5-8cm,或剑后3-4cm处向后切开,将胆囊引至切口处,置牵引线并抽取胆汁,在胆底部做1cm小切口,然后造人工纵型皱褶;所述的人工纵型皱褶的制作方法为:在距胆囊最底部上方3~3.5cm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将胆底部分别置固定线,缝合针沿胆囊壁纵轴方向避开血管刺入、穿出并打结固定,造皱褶数为3~6个。
b、理顺胆囊,其纵型皱褶部缝合固定于腹膜层;
c、逐层关腹壁层;此时要注意胆囊组织引流导管始终保持垂直,然后胆囊口与皮肤口结节缝合做成引流口;
d、最后缝合皮肤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纵型皱褶数为4个,即在距胆囊最底部上方3~3.5cm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将胆底部分4处——前、后、左、右,分别置固定线,缝合针沿胆囊壁纵轴方向避开血管刺入、穿出,前、后、左、右各一处变二根线头,四处共有8根线头,然后对角方向打结,前方一根线头和右侧的右方一根线头打结成第一个纵型皱褶,浆膜与浆膜密切接触,不留间隙,其对角后方一根线头和左侧的左方一根线头打结成第二个纵型皱褶,浆膜与浆膜密切接触,不留间隙,然后分别打结后方的另一根线头与右方的另一根线头、前方的另一根线头与左方的另一根线头打结造成第三、第四纵型皱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肠引流导管长度为4.5~5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胆囊组织引流导管长度为2.5-3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熊自体组织引流导管及人工纵型皱褶取胆汁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造第三、第四皱褶时缝合不要过紧,针线距离为0.5~1cm,结扎所用的力量以人用12号导尿管随意插入于纵型皱褶处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边松宝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延边松宝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82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