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945.9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任露泉;刘庆平;孙少明;徐成宇;周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4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耦合 消声 降噪蜗舌 | ||
1、一种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包括蜗壳(1)、风机叶轮(3),其特征在于,在蜗壳(1)的蜗口处设有仿生耦合消声蜗舌(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其特征在于,仿生耦合消声蜗舌(2)是由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缝板层(4)和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穿孔板层(5)与空气腔背板7粘接或铆焊构成,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穿孔板层(5)与空气腔背板(7)之间为仿生消声蜗舌薄空腔层(6),空气腔背板(7)与蜗壳(1)铆焊或粘合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其特征在于,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缝板层(4)板层厚1—2mm,微缝宽0.3—0.5mm,微缝中心间距4—6mm,开封率3%—5%。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其特征在于,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穿孔板层(5)板层厚0.8—1.2mm,穿孔直径0.2—0.5mm,空间距1—2mm,穿孔率2%—3%。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其特征在于,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缝板层(4)曲面顶端至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穿孔板层(5)的垂直距离为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缝板层(4)的半径,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穿孔板层(5)长为仿生耦合消声蜗舌微缝板层(4)的直径。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耦合消声降噪蜗舌,其特征在于,仿生消声蜗舌薄空腔层(6)深度为8—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9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路灯散热方法及LED路灯
- 下一篇:带压力平衡腔的配油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