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贯通式潜孔锤孔底环状空间强力抽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0994.2 | 申请日: | 200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殷琨;彭枧明;刘建林;博坤;范黎明;殷其雷;张永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06 | 分类号: | E21B4/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贯通 式潜孔锤孔底 环状 空间 强力 抽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井硬岩钻进及其它钻掘机具,尤其是贯通式风动潜孔锤孔底环状空间强力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钻进工艺。其工作原理为:压缩空气通过双壁钻杆的外环通道进入潜孔锤驱动活塞做功,做功后的废气经过多喷嘴原理的反循环钻头后,产生孔底负压区,形成全孔反循环。由于该工艺岩矿心采取率高、全孔反循环并对地层扰动小,所以针对解决复杂地层的钻进难题具有较大的优势。近年来,在不同的地质情况的地层中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贯通式潜孔锤的结构区别于普通潜孔锤的主要特征在于;中空型的设计。主要由外缸、内缸、活塞和心管将内腔分为前气室、后气室,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冲击能,实现钻进。做功后的废气经反循环专用钻头,携带岩矿心经心管的内通孔上返至地表,实现反循环连续取心。现有的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碎岩钻进过程中,钻头贴近孔底时,气体携带孔底岩矿样经钻头的贯通孔上返,此时反循环效果良好,钻具与孔壁之间的环状间隙过风量很少,对孔壁的扰动也很小。当钻具提离孔底时,潜孔锤不工作,对孔底形成强吹孔,绝大部分气体突然膨胀并从中心反循环通道上返至地表,此时具有良好的排渣能力,但存在小部分气体从外环间隙逸出,携带细颗粒岩粉通过正循环跑掉,致使小部分岩矿样丢失,而且由于这部分从外环逸出的气体流量并不大,对孔壁粘附的岩屑岩粉清除能力不够强,导致部分岩粉堆积在潜孔锤与双壁钻杆交接的台阶处,长时间的积累容易造成钻孔的缩径和夹钻,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埋钻事故。当孔内存在少量水时,缩径和夹钻的几率增大。钻孔外环间隙逸出的部分气体导致的缩径和夹钻的问题,是现阶段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连续取心这项先进工艺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难点,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完善该项工艺技术。
目前贯通式潜孔锤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强吹孔的过程中钻头脱离孔底,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一部分气体携带微小颗粒岩粉从钻具与钻孔的环状间隙中逸出,由于外环间隙的气体流量小上返风速不足以将岩粉排出钻孔,岩粉悬挂在孔壁和堆积在钻具连接的台阶处。不但造成岩矿样的丢失,并且岩粉长时间堆积,尤其孔内遇水时,容易引起缩径和夹钻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解决一部分气体携带小颗粒岩屑岩粉从钻孔外环状间隙逸而导致的缩径、夹钻和部分矿样丢失问题的贯通式潜孔锤孔底环状空间强力抽吸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花键套2内设有花键套引射喷嘴3,反循环钻头1设有钻头接受腔5和钻头混合喷嘴6,花键套2与反循环钻头1之间开设重吸收间隙4,花键套引射喷嘴3与反循环钻头1和花键套2之间的排气通道相连通,钻头接受腔5与钻头混合喷嘴6相连通。
积极效果:本发明提高了目前贯通式潜孔锤反循环形成的能力,解决了一部分气体携带小颗粒岩屑岩粉从钻孔外环状间隙逸而导致的缩径、夹钻和部分矿样丢失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贯通式潜孔锤孔底环状空间强力抽吸装置剖视图
1反循环钻头,2花键套,3花键套引射喷嘴,4重吸收间隙,5钻头接受腔,6钻头混合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花键套2内设有花键套引射喷嘴3,反循环钻头1设有钻头接受腔5和钻头混合喷嘴6,花键套2与反循环钻头1之间开设重吸收间隙4,花键套引射喷嘴3与反循环钻头1和花键套2之间的排气通道相连通,钻头接受腔5与钻头混合喷嘴6相连通。
在潜孔锤正常冲击钻进时,驱动活塞冲击做功后的一部分废气通过反循环钻头1与花键套2之间的排气通道进入花键套引射喷嘴3,高速气体直接喷射进钻头接受腔5,根据引射原理,在此过程中,由于高速流体的卷吸作用,将会把钻头与孔壁之间环状间隙上返的废气和岩粉从重吸收间隙4处卷吸到钻头接受腔5内,并和来自花键套引射喷嘴的高速气流于钻头混合喷嘴6内混合,形成混合喷射流体。该混合喷射流体经过钻头混合喷嘴6的导流作用,直接作用于孔底的岩屑,起到排渣和冷却钻头的作用。通过重吸收间隙4,对从环状空间跑掉的气体和岩粉进行了重吸收,有效的防止一部分气体携带小颗粒岩屑岩粉从钻孔外环状间隙逃逸而导致的缩径、夹钻和部分矿样丢失的发生,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整个钻进中反循环形成的能力,极大的提高钻进效率和岩矿心采取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0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腿部拉筋器
- 下一篇:钢筋异型直螺纹连接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