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电液压直线马达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1156.7 | 申请日: | 200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4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阚君武;唐可洪;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8 | 分类号: | F15B15/18;F04B43/00;H01L41/0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5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液压 直线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电液一体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压电泵驱动液体循环, 将压电陶瓷高频、微小往复振动转换成液压缸活塞有规律宏观直线运动的压电 液压驱动器,即压电液压直线马达。
背景技术
压电陶瓷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无电磁干扰、能耗低、易于控制等特点, 在航空航天、机械、光学工程、生物医药及流体驱动与控制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目前,以压电陶瓷为动力部件实现力和直线位移输出/控制压电驱动器 有多种形式,可简单归结为3类:1)直接利用压电体伸缩变形输出力或位移的 压电驱动器;2)采用杠杆及柔性铰链等放大机构的压电驱动器;3)采用嵌位 机构或超声波原理形成的步进式压电马达。前两类压电驱动器的结构简单、输 出力大,但位移微小,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后者可获得较大的运动行 程,但结构及控制复杂、要求部件的加工精度高,由于依靠摩擦力传递力和位 移,因此进给刚度低、输出驱动力远低于压电体变形产生的压力,只有几到几 十牛顿,无法满足力和位移都较大的使用场合。体积小,重量轻,高输出力、 大位移,速度快,能效高的新型驱动器是很多领域所急需的。例如,材料试验 机、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试验台、直升机转子微小摆动和传统航空器表面的主 动控制等应用对象,通常要求驱动器具有较大的输出力和位移来满足结构控制 的要求,这类设备的控制对象主要是负荷,通过实时的大范围精密位移来加载 或卸载(在数毫米/厘米的行程范围内进行数千牛顿力的双向调整),这是目前 现有压电驱动器难以满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电液压直线马达,以解决压电驱动器存在的输出力和位 移微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压电泵的入口 与蓄能器通过管路连接,该蓄能器还通过管路与换向阀连接,该换向阀与压电 泵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该换向阀还通过管路与液压缸的腔体连接。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是:该换向阀采用3位4通阀。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是:压电泵采用压电叠堆泵,所述压电叠堆泵由泵体、 1~10个压电叠堆振子、刚性顶块、弹性隔膜及截止阀构成,所述泵体及弹性隔 膜共同构成泵腔。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是:压电泵采用压电晶片泵,所述压电晶片泵由泵体、 1~10个压电晶片振子及截止阀构成,所述泵体及压电晶片振子共同构成泵腔。
本发明中压电泵是动力元件,实现流体的循环与驱动;换向阀的功能是控 制流体的流动及液压缸活塞的运动方向;蓄能器的作用是吸纳高压流体、补充 低压流体,存储活塞两端面积不等造成的液体容积差;液压缸的功能是实现力 或位移的输出。本发明的特点是能同时获得较大的输出力和运动行程。
本发明利用压电泵驱动液体循环,通过流体介质实现运动转换和动力传递, 进而将压电振子的高频微幅往复振动转换成液压缸活塞的直线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至少一个压电泵、换向阀、蓄能器、液压 缸及连接管路等部分。所述压电泵中的压电振子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变形时, 压电泵泵腔容积及流体压力发生变化,进而推动单向阀的开启与关闭:当所述 压电振子的形变使压电泵泵腔容积减小、流体压力增加时,压电泵的进口阀关 闭、出口阀开启,泵腔内高压流体经换向阀进入液压缸的某个腔体;同时,液 压缸另一个腔体内的液体进入蓄能器,液压缸活塞运动一步;交变电压换向后, 压电泵泵腔容积增加、泵腔内液体压力降低,致使压电泵的进口阀开启、出口 阀关闭,蓄能器内液体进入泵腔,至此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当压电振子在交变 电压作用下连续工作时,压电泵输出的脉动流体推动液压缸活塞进行直线运动。 通过换向阀控制,可实现液压缸活塞的前进、后退、摆动或自锁。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电泵包含至少一个压电叠堆振子、 泵腔膜薄、刚性顶块及一对截止阀。所述压电叠堆振子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 伸缩变形时,通过刚性顶块及泵腔隔膜改变泵腔容积和流体压力,进而推动单向 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流体的单向、连续流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压电泵包含至少一个压电晶片振子和 一对截止阀。所述压电晶片振子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时,致使泵腔容 积及流体压力发生变化,进而推动单向阀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流体的连续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冷摩托车发动机的水泵盖
- 下一篇:下辊快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