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啮合珩磨圆柱齿轮的机床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1183.4 | 申请日: | 200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福华;张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F19/05 | 分类号: | B23F19/0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齐安全;张晶 |
地址: | 13001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磨圆 齿轮 机床 方法 | ||
1.一种外啮合珩磨圆柱齿轮的机床,包括有箱体(10)、电机(11)、第一珩磨轮(3)、第二珩磨轮(4)、主动加载齿轮(2)、1号被动加载齿轮(5)、2号被动加载齿轮(6)、工件轴(I)、第一珩磨轴(II)与第二珩磨轴(III);第一珩磨轴(II)与第二珩磨轴(III)平行,通过轴承水平或者垂直地安装在箱体(10)上,轴距为A=A1+A2,工件轴(I)处于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之间,并和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空间交角为ψ,工件轴(I)在第一珩磨轴(II)与第二珩磨轴(III)所确定的平面上的投影线和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平行,工件轴(I)和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的轴间最短距离分别为A1、A2,A1和A2相等或者不等;第一珩磨轮(3)、第二珩磨轮(4)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的左端,主动加载齿轮(2)、1号被动加载齿轮(5)、2号被动加载齿轮(6)分别安装在工件轴(I)、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的右端,工件轴(I)的左端用来安装被加工齿轮(1),被加工齿轮(1)与第一珩磨轮(3)、第二珩磨轮(4)相啮合,主动加载齿轮(2)与1号被动加载齿轮(5)、2号被动加载齿轮(6)相啮合,并构成了13啮合区(a)、14啮合区(b)、25啮合区(c)、26啮合区(d),安装1号被动加载齿轮(5)的第一珩磨轴(II)的端部、安装2号被动加载齿轮(6)的第二珩磨轴(III)的端部或者工件轴(I)的端部和电机(1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珩磨轮(3)、第二珩磨轮(4)、1号被动加载齿轮(5)与2号被动加载齿轮(6)为锥形齿轮,第一珩磨轮(3)、第二珩磨轮(4)的小端和1号被动加载齿轮(5)、2号被动加载齿轮(6)的小端相对地安装在第一珩磨轴(II)、第二珩磨轴(III)的两端,珩磨轮齿顶及齿根圆锥锥顶半角为:
齿顶圆锥锥顶半角
齿根圆锥锥顶半角
式中,Re.珩磨轮的顶圆半径,Ri.珩磨轮的根圆半径,Rb.珩磨轮的基圆半径,B0.珩磨轮齿宽;
主动加载齿轮(2)采用的是沿齿轮宽度为变齿厚的直齿轮,即采用的是轮齿两侧齿面分别为旋向相反的螺旋渐开面,该主动加载齿轮的基圆螺旋角βb2=0.5°~1°,与其相啮合的1号被动加载齿轮(5)、2号被动加载齿轮(6)的螺旋角分别为左旋或右旋,大小等于ψ-βb2;
被加工齿轮(1)与主动加载齿轮(2),第一珩磨轮(3)与1号被动加载齿轮(5),第二珩磨轮(4)与2号被动加载齿轮(6)之间的关系是:Z1=Z2、Rb1=Rb2,Z3=Z5、Rb3=Rb5,Z4=Z6、Rb4=Rb6,A1=Rb1+Rb3=Rb2+Rb5,A2=Rb1+Rb4=Rb2+Rb6,βb3=ψ±βb1、βb5=ψ±βb2、
其中:Z1.被加工齿轮的齿数,Z2.主动加载齿轮的齿数,Z3.第一珩磨轮的齿数,Z4.第二珩磨轮的齿数,Z5.1号被动加载齿轮的齿数,Z6.2号被动加载齿轮的齿数,Rb1.被加工齿轮的基圆半径,Rb2.主动加载齿轮的基圆半径,Rb3.第一珩磨轮的基圆半径,Rb4.第二珩磨轮的基圆半径,Rb5.1号被动加载齿轮的基圆半径,Rb6.2号被动加载齿轮的基圆半径,βb1.被加工齿轮的基圆螺旋角,βb2.主动加载齿轮的基圆螺旋角,βb3.第一珩磨轮的基圆螺旋角,βb4.第二珩磨轮的基圆螺旋角,βb5.1号被动加载齿轮的基圆螺旋角,βb6.2号被动加载齿轮的基圆螺旋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118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