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雾降尘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204.4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2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冯宝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4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雾降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实现工业现场液体和气体混合来达到降尘目的的气雾降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工业粉尘是影响工业环境的重要因素,出于对现场环境和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考虑,需要对工业现场进行有效的降尘和抑尘等措施。
传统的降尘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电除尘:其设备庞大,耗费金属材料多,需高压变电和整流设备,投资较高;同时对制造、安装和管理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除尘效率受粉尘比电阻影响大,当粉尘电阻过大或过小时,若不采取一定措施,除尘效率将受到影响;不具备离线检修功能,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只能停炉检修,否则将带病运行。
2、布袋除尘:用于净化含有油雾、水雾及粘结性强的粉尘时对滤料有相应要求;袋式除尘器净化有爆炸危险或带有火花的含尘气体时需要防爆措施;用于处理相对湿度高的含尘气体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特别是冬天),以免因结露而造成“糊袋”;当用于净化有腐蚀性气体时,需要选用适宜的耐腐蚀滤料;用于处理高温烟气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将烟温降到滤袋长期运转所能承受的温度以下,并尽可能采用耐高温的滤料。
3、水雾除尘:对于水源的过滤精度要求较高,当过滤精度达不到要求时易发生堵塞现象;当水压过低时,喷洒水雾不充分,降尘效果不理想;水压过高时,易损伤设备并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冬季需要采取保温措施,否则容易冻裂。
因此,提供一种实现工业现场液体和气体混合来达到降尘目的的气雾降尘系统,是该领域科研人员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实现为工业现场粉尘的清除,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节水性能好、管道不易堵塞、压力调节性好的除尘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台气雾控制箱及其外部管路系统和喷雾装置;所述气雾控制箱包括控制系统、液体控制单元和气体控制单元;所述外部管路系统包括液体管路和气体管路,所述喷雾装置设于液体管路和气体管路的汇集处,为达到降尘目的的终端设备;所述气雾控制箱为气雾降尘系统控制中心,通过液体控制单元和气体控制单元实现对液体和气体的收集和压力调节;所述外部管路系统包括的液体管路和气体管路分别与气雾控制箱中的液体控制单元和气体控制单元相连,实现对液体和气体的过滤以及对气液两路的开启和关闭。
所述液体控制单元由水泵、过滤阀、电节点压力表、压力调节器、单向阀等部件连接构成。
所述气体控制单元由空压机、储气罐、过滤阀、压力调节器、单向阀等部件连接构成。
所述液体管路由过滤阀、手阀、电磁阀等部件连接构成。
所述气体管路由过滤阀、手阀、电磁阀等部件连接构成。
所述喷雾装置选择圆形、广角圆形、360°环形、扇形和偏转扇形且使喷洒颗粒直径在1μm-10μm之间的喷头。
本发明所述气雾控制箱通过内部的液体控制单元和气体控制单元,实现对液体和气体的收集和对其的开闭控制;液体通过气雾控制箱内的水泵增压并进入液体主管路,在液体主管路上过滤阀首先对液体进入过滤,而后压力调节器将液体压力调节至适合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范围,单向阀控制液体的通断,当单向阀开启时,液体进入箱外液体管路,当单向阀关闭时,液体停止进入箱外液体管路;气体通过气雾控制箱的进气口进入箱内空压机,经过压缩后进入储气罐,实现对气体的收集,气体主管路上的过滤阀对气体进行过滤,而后通过压力调节器将气体压力调节至适合系统正常运行的压力范围,单向阀控制气体的通断,当单向阀开启时,气体进入箱外气体主管路,当单向阀关闭时,气体停止进入箱外气体主管路;箱内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停止,当转换开关打到自动状态时,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的开关量信号对电磁阀的启停进行控制,以及实现对电磁阀的延时控制;当转换开关打倒手动状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面板上的带灯按钮对电磁阀进行控制操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于其它形式的除尘方式,如布袋除尘、干式除尘、电除尘等,气雾除尘系统设备投入少,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耗水量小,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
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水雾除尘系统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雾化效果好,气雾除尘水颗粒直径为1μm-10μm,仅为水雾除尘颗粒的1/10,更容易与粉尘分子结合,达到抑尘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成科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屋建造工艺
- 下一篇:柱塞螺旋槽高速数控磨削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