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茅根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2601.1 | 申请日: | 200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贺庆;刘雳;程翼宇;水文波;窦静;葛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为 |
地址: | 30040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茅根 有效 组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疾病的中药提取物,具体地说涉及从白茅根中提取的有效组分,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目前业内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还是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但许多化学抗癌药物在作用于靶细胞时往往累及正常细胞,造成严重的副反应。植物药的遗传毒性不明显,中草药在抗癌抗突变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且中药在对肿瘤的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紫杉醇即是典型的从植物中获得的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现已开发为抗肿瘤药物。目前我国危害性最为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及淋巴瘤等。特别是肝癌的发生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值得重视,这些肿瘤的病因学、发病学及其防治,均为我国肿瘤研究的重点。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以及抗癌辅助药物是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内容。
我国药用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其生理活性物质是研究和发现新药先导化学物,开发新药的天然宝库。目前,我国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用于开发成治疗肿瘤疾病、安全性好、毒性低的新药还很少,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活性物质,开发成具有抗肿瘤疗效的新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
白茅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的化学成分有,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其性味:甘,寒。入肺、胃经。其功能主治为: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白茅根的有效组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白茅根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上述白茅根有效组分的制剂及该组分的用途。
本发明的白茅根有效组分,其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用乙酸乙酯和乙醇混合物作为溶剂对白茅根进行提取,
步骤2:提取液经过色谱柱层析得洗脱液;
步骤3:用制备液相色谱梯度洗脱得到的洗脱液,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收集56.0-60.0分钟洗脱液得到有效组分1(或称为C14)。
其中步骤1中所述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为乙酸乙酯∶乙醇=1-5∶1-5,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醇=1-2∶1-2,最优选为乙酸乙酯∶乙醇=1∶1。
所述步骤中,步骤1具体为:取白茅根药材,以乙酸乙酯∶乙醇=1-5∶1-5为溶剂,回流提取,将提取液与药渣分离,分离后得到的提取液为提取物1,
步骤2具体为:将提取物1过ODS-C18柱,首先,采用30%EtOH(5BV;1BV≈250ml)作为流动相,然后改换95%EtOH(5BV)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
步骤3具体为:用制备液相色谱继续分离得到的洗脱液,流动相为水-A和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9-11ml/min,柱温为室温,收集56.0-60.0分钟洗脱液得到有效组分。
步骤3中所述梯度洗脱程序如下:
表1洗脱梯度表
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样品用100%乙醇溶解,经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在时间段56.0-60.0分钟收集溶液,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得到有效组分。
本发明优选的白茅根有效组分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白茅根药材粉碎后加入乙酸乙酯和乙醇(1∶0.8-1.2),加热回流0.8-1.2小时,提取1-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成浸膏,过ODS-C18柱,首先,采用30%EtOH(5BV;1BV≈250ml)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然后改换95%EtOH(5BV)作为流动相,得洗脱液II,将洗脱液II浓缩干燥后得样品;用制备液相色谱继 续分离得到的样品;制备色谱的分离条件:色谱柱为制备柱,流动相为水和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9-11ml/min,柱温为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6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