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ERL(Passivated Emitter Rear Locally Diffused)型硅基发光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779.6 | 申请日: | 200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7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云;郭维廉;牛萍娟;刘伟;杨广华;高铁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60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erl passivated emitter rear locally diffused 型硅基 | ||
1.一种PERL型硅基发光管,结构包括Al正负电极、Al背反射电极、倒金字塔绒面结构、轻掺杂n型层、高质量的SiO2钝化层、重掺杂电极接触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RL型硅基发光管,其特征在于通过改进PERL型太阳能电池结构实现侧面小面积发光的PERL型硅基发光管,利用p-n结正向注入原理实现硅基发光,所设计器件可以与CMOS工艺兼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RL型硅基发光管,其特征在于器件结构采用了PERL型侧面单边发光结构,左侧为Al反射背电极,右侧为倒金字塔绒面发光结构,金属背反射电极和倒金字塔绒面结构形成光陷阱,提高出光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ERL型硅基发光管,其特征在于在电极与半导体材料之间采用高质量的SiO2钝化,减少表面复合,增强辐射复合几率;同时Si/SiO2/Al电极结构可形成全内反射层以阻止光从器件上下表面出射,增强侧面出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7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