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基带解码获得跳频同步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2888.8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郑重;董鹏飞;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赛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基带 解码 获得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使用基带解码获得跳频同 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GSM数字移动通信网容量的扩张,在许多地区,频率 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而且以固定频率发射和接受短波信号,当一个 区域内使用移动台的数量明显增多时,常会遇到信道阻塞问题。目前 解决上述频率资源紧张问题的一种方法为采用频率复用技术,可以极 大缓解频率资源紧缺的矛盾,大大增加用户数目和系统容量,从有限 的原始频率分配中产生几乎无限的可用频率,是实现系统无限容量的 极好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会出现频率间的干扰问题,引起网络质量 的恶化,因此通常是引入跳频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收发双方传输 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利用跳频技 术的频率分集和干扰分集的特点,可以改善网络质量,减少人为干扰, 增强使用的安全性,并且在网络软拥塞不上升的情况下,可保证更小 的频率复用度,又尽可能减小对网络质量的影响。GSM网络优化设 备,特别是中继设备做为GSM组网基站的重要补充,在网络中是不 可缺少的,由于基站引入跳频技术,所以在组网中,射频信号中继设 备也必须适应跳频技术。目前针对使用跳频技术的基站,中继设备无 法获得精确的跳频同步控制,也无法随基站信号频点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采用对所有参与跳频的频点都同时进行放大,因而影响了GSM 网络使用跳频技术的效果,使频点之间干扰增加,严重时会影响基站 上下行链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无线 网络质量、有效减少中继信号对基站干扰以及频点之间的干扰并可提 高使用可靠性的使用基带解码获得跳频同步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使用基带解码获得跳频同步的方法,其步骤为:
(1).采用耦合器得到GSM基站射频信号,基带解码模块对GSM基 站射频信号进行数字解调与解码,以获得基站跳频的GSM帧的帧头时 间信息和当前GSM帧的帧信息;
(2).基带解码模块将上述信息传送给微控制器,通过该微控制器 计算处理得到下一GSM帧的帧头精确时间和所使用的频点;
(3).微控制器通过本地时钟进行同步帧头和频点维持,从而获得 与GSM基站射频信号同步的跳频同步。
而且,所述GSM基站射频信号是无线方式来自基站的信号,或者 是通过有线方式从基站耦合的信号。
而且,所述的基带解码模块由射频芯片和数字基带芯片构成,或 者是GSM模块。
而且,所述的耦合器为CMTCP900,微控制器为arm7或者C8051f。
而且,所述的射频芯片为QS500,数字基带芯片为SC6600,GSM 模块为U603。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用耦合器的射频信号传输到基带解码模块的方式进行 解调与解码,从而得到GSM帧的帧头的时间信息与当前GSM帧的帧信 息,为下一步微控制器的计算提高了数据保障,使得跳频控制更精确。
2.本发明采用微控制器计算得到下一GSM帧的帧头精确时间和 所使用的频点进行信号延时补偿,并通过本地时钟进行同步帧头与频 点维持,从而实现与基站射频信号跳频同步,此方法使得网络优化中 继设备可以实现对基站射频信号的跳频中继,从而大大减少了对基站 的干扰,减少了频点之间的干扰,提高了无线网络的质量。
3.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无线网络质量,减少中继信号对基站干扰 以及频点之间的干扰,提高使用可靠性,实用性较强,适用于GSM 移动网络优化设备,可极大改善GSM无线网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GSM信号帧头和保护间隔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带解码模块实现跳频控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射频模块与数字基带模块实现跳频控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GSM模块实现跳频控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直放站系统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 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赛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赛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2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