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3438.0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乔文涛;王小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集成 楼盖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包括钢筋混凝土板,预埋件,撑杆,穿心钢球,钢拉索,单孔钢板,转向钢棒,销轴,大号楔形钢板,中号楔形钢板,小号楔形钢板,大号十字交叉钢板,小号十字交叉钢板,承力套筒,螺杆,热铸锚,密封套筒,固定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孔钢板与预埋件的下端焊接连接;所述的转向钢棒的上端与单孔钢板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穿心钢球由中心带凹槽的上半球和下半球组成,钢拉索从中心凹槽穿过,通过高强螺栓将两半球拧紧在一起,将钢拉索卡死;所述的撑杆为圆钢管,其上端通过销轴与转向钢棒的下端连接,其下端与穿心钢球的上半球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支撑方式除采用双杆支撑外还可采用四杆支撑方式;所述的大号楔形钢板、中号楔形钢板和小号楔形钢板从里向外依次平行并排,其上端与钢筋混凝土板中的预埋件焊接连接,楔形钢板之间分别由大号十字交叉钢板和小号十字交叉钢板将其从上部焊接连接起来,承力套筒为圆钢管,承力套筒从楔形钢板的预留孔洞中倾斜穿过后与之焊死;所述的螺杆的顶端拧有固定螺母,螺杆从承力套筒中穿过,下端与热铸锚连接,钢拉索穿过密封套筒与热铸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其特征是,所述钢筋混凝土板为标准化预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其特征是,所述撑杆为圆钢管,其上端压扁并开孔,其下端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其特征是,所述单孔钢板为中心开孔的圆角形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其特征是,所述转向钢棒为实心钢棒,其上端压扁并开孔,下部开槽并在槽壁上开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将撑杆,穿心钢球的上半钢球,单孔钢板,转向钢棒,销轴,大号楔形钢板,中号楔形钢板,小号楔形钢板,大号十字交叉钢板,小号十字交叉钢板,承力套筒相互连接起来后,最终与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下的预埋件连接,再将带有这些连接件的钢筋混凝土板逐块安装就位,支承在已经架好的脚手架上,然后再逐榀安装钢拉索及其端部的连接构件,包括密封套筒、热铸锚、螺杆和固定螺母,最后通过高强螺栓将穿心钢球的下半钢球与上半钢球拧紧在一起,并卡死钢拉索。对每块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间的后浇带进行浇筑混凝土,亦可对每块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预留甩头钢筋,与后浇带中的构造筋连接,然后再进行浇筑,形成整体后张拉钢拉索施加预应力,最终拆除模板与脚手架完成整个弦支混凝土集成楼盖结构体系的施工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34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刻技术的无机热阻膜
- 下一篇:一种有机物吸附纤维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