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3738.9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亚安;曹永强;龙绘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23/755;B01J23/14;B01J21/06;B01J21/02;B01J37/02;C02F1/30;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金属 非金属 离子 掺杂 纳米 tio sub 可见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制备高活性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钛酸酯为前躯体,以金属盐、含非金属元素化合物为掺杂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可见光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①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可见光催化剂(Ti1-xAxO2-yBy,A、B分别代表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制备:
在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金属盐溶于一定量的稀释剂中,再向此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钛酸酯,搅拌0-2h,加入一定量的酸类催化剂(控制该溶胶-凝胶体系的水解过程,使缩聚反应进行完全),搅拌,静置陈化0-24小时之后,在搅拌过程中缓慢滴入一定量的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或其醇溶液、或水溶液),室温下搅拌至该体系成为凝胶,将该凝胶在50-200℃下烘干,研磨成粉末,在350-600℃下烧结0.5-10小时,即制得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可见光催化剂(Ti1-xAxO2-yBy)的样品。
②为进行活性对比,在实施过程中,分别制备了纯二氧化钛(TiO2)和单掺非金属离子TiO2-yBy(B代表非金属元素)两个对比样品:
I单掺非金属离子TiO2-yBy催化剂的制备
制备步骤与Ti1-xAxO2-yBy相似,只是未加入金属盐。
II纯TiO2催化剂的制备
制备步骤与Ti1-xAxO2-yBy相似,只是未加入金属盐,并且用高纯水(18.2MΩcm-1)或相应的醇代替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溶液进行滴加。
③制备以上溶胶时,各种反应物的加入量为:
金属盐与钛酸酯的摩尔比为1∶1000-1∶2
稀释剂与钛酸酯的体积比为1∶10-20∶1
酸类催化剂与钛酸酯的体积比为1∶30-1∶2
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与钛酸酯的摩尔比为1∶30-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酸酯选自下列一种或是几种混合加入:钛酸四丁酯、钛酸异丙酯、钛酸丙酯或钛酸乙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V、Cr、Mn、Fe、Ni、Cu、Zn、Zr、Mo、Ru、Pd、Ag、In、Sn、Ta、W、Re、Pt、Au、Pb、Bi、La元素中任一元素的可溶于上述稀释剂的盐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主要指:①含氮化合物,即尿素、硫脲、乙胺、乙二胺、三乙胺、三乙醇胺、氨水、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混合;②含硼化合物,即硼酸、三氧化二硼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混合;③含硫化合物,即硫脲;④含溴化合物,即溴酸、溴水、溴乙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混合;⑤含碘化合物,即碘、碘酸、三氯化碘、碘乙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几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选自下列一种或是几种混合加入:无水乙醇、无水甲醇、丙醇或异丙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备金属、非金属离子共掺杂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类催化剂选自下列一种或是几种混合加入:盐酸、硫酸、磷酸、醋酸、高氯酸或硝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开大学,未经南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373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储液箱的卧式壁挂夹套太阳能水箱
- 下一篇:网络装置和网络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