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4140.1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7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田杏芳;王连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K9/16;A61K47/34;A61P31/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160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禽类 病毒性疾病 双黄 注射 用微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2~60%的由中药材的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和微球重量的39~95%的分子量范围在4,000~9000,000之间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用高分子辅料组成,其中药材的组成按重量%配比为:黄连13%~40%,金银花15%~45%,连翘25%~61%,黄芪1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原药材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黄连24.7%,金银花26.7%,连翘26.3%,黄芪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高分子辅料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3-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邻酯、聚内酯、聚酐、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聚乙醇酸、聚丙烯葡聚糖、羟基乙酸、聚乳酸-聚乙二醇、聚羟乙酸.聚乙二醇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用高分子辅料优选自于聚丙交酯-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聚羟乙酸、聚乳酸-乙醇酸、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高分子辅料为聚丙交酯-乙交酯;所述聚丙交酯-乙交酯其分子量在9000~13000道尔顿之间;聚丙交酯-乙交酯中丙交酯和乙交酯聚合比例在40∶60~60∶40之间。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禽类病毒性疾病的双黄连注射用微球的制备方法,即采用乳化分散法制成,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包括:用二氯甲烷、氯仿、乙酸乙酯、二氧六环、乙醚、丙酮、四氢呋喃、冰醋酸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混合酸把药材提取物和可生物降解的药用辅料溶解,其中药用辅料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数为1~30%,有机相采用的乳化剂为HLB=4.5~6.0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用量为有机相的0.01~12%;另外聚甲基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连续水相,其中它们在水相中的重量百分数为0.01~10.0,水相中的乳化剂为HLB=14.0~15.5的非离子型乳化剂,用量为水相的0.01~12%,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1∶4~100;将分散相通过细管慢慢注入到连续相中,乳化,然后过筛,干燥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41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梁形嵌入式灯具
- 下一篇:一种带有柔性连接的换辊小车卡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