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饲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5634.1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7 | 分类号: | A23K1/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西城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抗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饲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常由于病原菌和寄生虫等侵害,导致死率高,影响生长发育速度,使养殖成本增加,早期常应用抗生素作为抑菌剂添加在饲料中,对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抗生素的负面效应也明显地暴露出来,如药物残留、耐药性和交叉感染问题,所有这些都影响畜禽产品的质量,并可间接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绿色新型添加剂的研究和使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追求天然、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世界潮流和趋势。寻找对动物和人类有益无害的抗生素替代品的天然添加剂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牛至油和大蒜素都分别有应用为饲用抗菌剂的报道,二者配伍应用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饲用抗菌剂。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饲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本发明饲料添加剂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牛至油2-10 大蒜素2-10。
其中大蒜素、牛至油可采用常规环糊精包合方法,制得包结物,所用环糊精可为倍它环糊精、羟丙基倍它环糊精。
本发明天然饲料添加剂原料重量份为:牛至油2-10 大蒜素2-10,取大蒜素或其包结物,牛至油或其包结物,混和均匀,加入或不加载体,按常规方法制成散剂或颗粒剂。
大蒜素是大蒜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总称。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具有消炎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防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大蒜素可以明显提高生产性能,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可以部分替代抗生素从而减少微生物产生的抗药性,对畜禽及鱼类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
牛至油(Oiloriganum)是从天然植物牛至(Origanum vulgarelinn或Oregano)提取的挥发性油类,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百里香酚、香芹香酚、γ-萜品烯和P-异丙甲苯;前两者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后两者生物是合成百里香酚和香芹香酚的前体物。
牛至油极强的抗菌、杀菌作用是通过酚类物质来实现:①牛至油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表面活性,与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有很强的亲和力;酚类化合物使细菌细胞膜结构蛋白变性凝固,通过改变H和K的渗透性,使细胞胞质膜上的酚相互作用,离子成分的分散导致细胞内关键过程受阻,内容物流失,从而直接杀灭病原微生物。②进入细胞体内的酚类可以阻止线粒体吸收氧而发挥杀菌作用。③百里香酚和香芹香酚在肠黏液的成熟腔上皮细胞的上皮层具有活性效应些肠黏液受细胞内病原体影响引起死亡,然后在肠内腔脱落,带走坏死组织。④牛至油在肠绒毛表面加速成熟腔上皮细胞的更新,这会减少病原体对腔上皮细胞的感染和提高营养吸收能力。
牛至油还能提高消化酶活性,改善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
本发明饲料添加剂以牛至油、大蒜素配伍使用,可使动物生长营养全面,免疫力增强,减少发病率,生长发育较快,改善动物肉、蛋品质,减少了应用抗生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发明饲料添加剂在常用饲料中添加量为0.3-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取牛至油20g、大蒜素20g,加入二氧化硅100g混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散剂。
实施例2
取牛至油20g、大蒜素100g,加入淀粉300g混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散剂。
实施例3
取牛至油100g、大蒜素20g,加入二氧化硅200g混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散剂。
实施例4
取牛至油100g、大蒜素100g,加入二氧化硅400g混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散剂。
实施例5
取牛至油20g、大蒜素20g,按环糊精包合法进行包结,包结方法如下:
(1)取牛至油20g,倍它环糊精120g,蒸馏水1200ml,按常规挥发油包结方法进行包结,包结物40℃干燥,粉碎备用;
(2)取大蒜素20g,倍它环糊精120g,蒸馏水1200ml,按常规挥发油包结方法进行包结,包结物40℃干燥,粉碎备用。
取上述包结物混和均匀,按常规方法制成散剂或颗粒剂。
实施例6
取牛至油18g、大蒜素59g,按环糊精包合法进行包结,包结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56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营养糕
- 下一篇:鲜切生姜涂膜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