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065.2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广华;冯春;滕蛟;李宝河;李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5/84 | 分类号: | G11B5/84;G11B5/85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超高 密度 垂直 记录 介质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垂直膜面取向、磁性能优良、颗粒尺寸小于10nm等特点的L10-FePt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息存储技术尤其是磁记录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自旋阀巨磁电阻磁头的应用,使得硬盘的面记录密度大幅度提高。对于传统的纵向磁记录硬盘,面密度升高会使薄膜产生较大的退磁场,所以无法适用于超高面密度的信息存储。而垂直磁记录方式,其退磁场沿垂直膜面方向,并随着记录密度的升高而减小,比较适合于超高密度的信息存储。此外,实现超高密度磁记录,必须使记录颗粒的尺寸尽量的小(一般小于10nm),同时颗粒之间无磁耦合作用。由于磁性颗粒尺寸的减小,导致了薄膜磁性能尤其是矫顽力HC、剩磁比Mr/MS以及矫顽力矩形比S*的下降,所以必须相应地提高薄膜的磁性能。换句话说,要实现超高密度磁记录,必须实现具有垂直膜面取向、磁性能优良(HC、Mr/MS、S*等较高)、颗粒尺寸小于10nm的薄膜。
L10-FePt有序合金具有非常高的磁晶各向异性(Ku=7×106J/m3),可以在颗粒尺寸为3nm时仍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因此近年来成为倍受关注的磁记录介质材料而被广泛研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研究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Takahashi等人在MgO(001)单晶基片上沉积较薄的FePt层,实现了具有垂直取向且HC较高的薄膜(Y.K.Takahashi,K.Hono,T.Shima,et al.J.Magn.Magn.Mater.267,248(2003)),但基片温度必须高于600℃,不利于实现超高密度磁记录。Yang等人在MgO(001)单晶基片上,利用激光脉冲沉积的方法制备了晶粒尺寸为10nm、HC为120kA/m、具有良好垂直取向的FePt/Ag颗粒膜(T.Yang,E.Ahmad,T.Suzuki.J.Appl.Phys.91,6860(2002)),但退火温度太高,薄膜的HC太低,也不适合于磁记录。Shen等人利用RuAl做底层,实现了晶粒尺寸约为6nm、具有垂直取向的FePt薄膜(W.K.Shen,J.H.Judy,J.P.Wang.J.Appl.Phys.97,10H301(2005)),但这种薄膜在低温退火后薄膜的磁性能较低,难以适用于超高密度磁记录。Xu等人利用AlN作为FePt颗粒的母体,实现了磁性能很高、晶粒尺寸较小的纳米颗粒膜(X.H.Xu,X.L.Li,H.S.Wu.Vaccum 80,390(2006)),但是这种薄膜不具有垂直膜面取向,不适合于垂直磁记录。所以,到目前为止,很难既实现垂直膜面取向,低温退火后具有优良的磁性能,同时颗粒尺寸小于10nm的L10-FePt薄膜,这也是实现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的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Pt/Au多层膜,再经过后续热处理获得具有垂直膜面取向、磁性能优良、颗粒尺寸小于10nm的L10-FePt薄膜,以适用于超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利用磁控溅射,在干净的MgO(001)单晶基片上交替沉积铁铂FePt(5~20)和金Au(2.5~7),制备出[铁铂FePt(5~20)/金Au(2.5~7)]N多层膜,N为薄膜的周期数,取值范围为5~10。基片温度为100~450℃,溅射室本底真空度为1×10-5~7×10-5Pa,溅射时氩气压为0.9~1.6Pa。沉积完毕后,将薄膜降至室温,再放入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退火温度为470~700℃,退火时间为20分钟~4小时,退火炉本底真空度为2×10-5~7×10-5Pa。
上述方法中所述的在MgO(001)单晶基片沉积时,首先沉积FePt层,并可以9r/min~36r/min的速率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异丁烯胺
- 下一篇:多胺料流作为环氧粘合剂和地板材料中的固化剂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