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荷引雷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106.8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庄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洪春 |
主分类号: | H05F3/00 | 分类号: | H05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荷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荷引雷装置,其包括,引雷导体(1)、雷击监测装置(2)、接收线路单元(3)、 控制单元(4)、高压输送单元(5)、泄流装置(6),其中:
雷击监测装置(2),用于监测雷击的到来,产生包含大气电场中雷击的到来和雷击电荷 极性特征的雷击监测信号;
接收线路单元(3),与雷击监测装置(2)相连,将所述雷击监测信号传输给控制单元(4);
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雷电监测信号,将接收的雷电监测信号大小与一阈值相比,以 便根据比较结果控制高压输送单元(5)的动作;
引雷导体(1);
高压输送单元(5),分别与所述的控制单元(4)和引雷导体(1)相连接,向引雷导体(1)输 送与大气电场所表明的雷击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泄流装置(6),与所述的引雷导体(1)相连接,将雷击引雷导体(1)后产生的雷击电流从 引雷导体(1)上泄掉;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输送单元(5)为在引雷导体(1)上覆盖一层绝缘层(51),在所述 的绝缘层上覆盖一导电层(52),引雷导体(1)与导电层(52)构成电容,与雷击电荷极性相反 的电荷输送至导电层(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引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流装置(6)为与引雷导 体(1)相连的接地导体或避雷器,所述泄流装置(6)与引雷导体(1)间的电阻远小于高压输送 单元(5)与引雷导体(1)间的电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引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4),包括:雷 电信号接收器(41),用来将雷击监测信号转化为具有正负号的电压信号,比较器(42),用来 对转化后得到的电压信号值的大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并发出结果信号;开关控制器 (43),接到结果信号后控制高压输出单元(5)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引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击监测装置(2)为智能 避雷装置、大气电场仪或雷击仪。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荷引雷装置的电荷引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监测大气电场,获得雷击的到来和雷击电荷的极性;
b.向引雷导体上输送与雷击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增强引雷导体(1)表面电场强度,吸 引雷击到导体上;
c.在雷击引雷导体(1)后,把雷击产生的电流从引雷导体(1)上泄掉;
其特征在于,在b步骤之前,将雷击电荷的大小与一阈值进行比较,若阈值大于雷击 电荷的大小,则执行a步骤,若阈值小于雷击电荷的大小,则执行b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引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流装置(6)为与引雷导 体(1)相连的接地导体或避雷器,所述泄流装置(6)与引雷导体(1)间的电阻远小于高压输送 单元(5)与引雷导体(1)间的电阻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引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单元(4),包括:雷 电信号接收器(41),用来将雷击监测信号转化为具有正负号的电压信号,比较器(42),用来 对转化后得到的电压信号值的大小与所述阈值进行比较,并发出结果信号;开关控制器 (43),接到结果信号后控制高压输出单元(5)进行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荷引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击监测装置(2)为智能 避雷装置、大气电场仪或雷击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洪春,未经庄洪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1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