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膜荧光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279.X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娟;荆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87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膜 荧光粉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膜荧光粉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场发射显示器(FED)已经成为被广泛研究的下一代平板显示器。显示器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于荧光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高的发光效率,还需要有适宜的颗粒形貌。适宜的荧光粉需要具有球形且无团聚的颗粒形貌,较小的颗粒大小和较窄的粒径分布。
Y3Al5O12:Tb3+是一种被广泛认同的有效的FED用绿色荧光粉。用溶胶-凝胶法[J.Y.Choe,D.Ravichandran,S.M.Blomquist,K.W.Kirchner,E.W.Forsythe and D.C.Morton,J.Lumin.,93,119(2001)]制备的Y3Al5O12:Tb3+荧光粉具有较小的粒径(2-3μm)和良好的发光性能,在低压阴极射线(小于1500V)的激发下,其发光亮度要远高于商品粉样品,然而上述荧光粉不是每个颗粒为一个晶粒,而是几个晶粒的团聚体[Xiu-Juan Li,Quan-Mao Yu,Zheng-Zhi Zeng,and Xi-Ping Jing*,“ParticleGrowth of Y3Al5O12:Tb3+ Phosphor in Sol-Gel Preparation”,J.Electrochem.Soc.,154(8),p726-729(2007)]。
在荧光粉颗粒表面进行包覆,对于改善荧光粉的性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提高稳定性、改善表面导电性、减少颗粒团聚等。现在已经发展出很多包覆荧光粉颗粒的方法,如固相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液相包覆法、Pechini溶胶-凝胶法、多羟基化合物法等。另外,按照成份不同,包覆层还可以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无机材料通常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包覆在荧光粉表面的,这需要精细昂贵的仪器设备;有机材料的包覆层往往不能承受高温,这些都限制了荧光粉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膜荧光粉颗粒。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膜荧光粉颗粒,由核层和壳层组成,所述核层是荧光粉,所述壳层是硅酸铝包膜。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膜荧光粉颗粒,所述核层具体可为Y3Al5O12:Tb3+荧光粉。
本发明所提供的包膜荧光粉颗粒,所述包膜荧光粉颗粒的粒径D50为0.8-3.5μm,壳层厚度为3-2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硅酸铝包膜荧光粉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硅酸铝包膜荧光粉颗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荧光粉浸入0.1-0.3M的可溶性Al3+盐溶液中,使Al3+粘附在颗粒的表面;将得到的颗粒浸入0.15-0.45M可溶性SiO32-盐溶液中。
2)将步骤1)得到的颗粒烘干;然后在400-500℃、焙烧6-12小时,得到硅酸铝包膜荧光粉颗粒。
所述可溶性Al3+盐具体可为KAl(SO4)2或AlCl3;所述可溶性SiO32-盐具体可为Na2SiO3或K2SiO3。
上述KAl(SO4)2溶液的浓度具体可为0.2M;上述Na2SiO3溶液的浓度具体可为0.3M。
所述制备硅酸铝包膜荧光粉颗粒的方法,在步骤2)中,具体可将烘干后的颗粒在400℃下高温焙烧6小时。
所述制备硅酸铝包膜荧光粉颗粒的方法,在步骤1)中,可将所述荧光粉浸入可溶性Al3+盐溶液或可溶性SiO32-盐溶液后,80W超声振荡5-30分钟。
所述荧光粉具体可为Y3Al5O12:Tb3+荧光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碱性蛋白酶
- 下一篇:用于X射线防护的稀土氧化物/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