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预制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287.4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潘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立基(北京)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2 | 分类号: | C04B28/02;C04B14/06;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健 |
地址: | 10260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预制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垃圾焚烧渣生产的混凝土预制件,尤其提供了利 用该混凝土制成的地砖和砌块,属于绿色建材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 快,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且增长势头不减。目前,我国城市垃 圾年产生量已达1.4亿吨,人均垃圾产生量在450-500公斤左右,还在以每 年8-10%的增长率不断增加。为更好地处理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并解决传 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正在 向无害化处理过渡。以北京市为例,目前,垃圾的处理方法正在由露天堆 放、简易填埋向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堆肥和综合处理为辅的无害化处 理阶段过渡。以北京为例,北京共有垃圾场490处,累计填埋量3036万吨, 其中,正规垃圾场处理量达83%。从量上来说,北京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约 0.82公斤,2004年年产垃圾约491万吨,实际清运到无害化正规垃圾处理 场的垃圾约393万吨,每年尚有约98万吨的生活垃圾以直接填埋的方式, 在非正规垃圾场消纳。卫生填埋不仅占有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土壤和地 下水的污染。因此,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将由现在的大部分卫生填埋, 改为焚烧、堆肥、填埋科学均衡处理。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将对垃圾 处理的工艺系统进行科学配比,焚烧、堆肥、填埋比例将达4∶3∶3。然后, 大量的生活垃圾必然带来大量的垃圾焚烧渣,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垃圾焚 烧渣是关系到能够真正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关键。
利用垃圾焚烧渣应用于建筑材料的制造是一个逐渐兴起的趋势,目前 已经有将垃圾焚烧渣应用于塑性混凝土制品、地砖和砌块等产品的制造, 这不失为是垃圾焚烧渣综合利用的一个较好的方向。
中国98125624.4号专利(授权公告日:2001年4月4日)公开了一种 垃圾粉煤灰轻质免烧砖,其是使用30-35重量份的生活垃圾焚烧熟料结合粉 煤灰、炉渣或砂石骨料、水泥等原料制造的,虽然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 可以解决部分垃圾焚烧渣(即生活垃圾焚烧熟料)的处理问题,为满足最 终免烧砖产品的使用要求(例如强度和容重要求),仍需要配合较大量的粉 煤灰,而所使用的垃圾焚烧渣的数量不能过高(该专利中仅限制在35%以 下),无法应对垃圾焚烧渣日益增多的局面。
中国02114714.0号专利申请(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公开了一 种利用50-68wt%垃圾焚烧灰渣结合20-35wt%水泥等原料制造的混凝土制 品,出于对制品性能的要求,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较多的垃 圾焚烧灰渣的同时,其所需要使用的水泥的量也比较多,也不适于以较低 的成本实现较大量的垃圾焚烧渣的处理;而且,混凝土制品在成型后还需 要在85-90℃的蒸汽室内进行养护。
因此,如何在使用较低水泥用量和较低成本的条件下,利用较多的垃 圾焚烧渣制造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制品、地砖和砌块等产品是本领域亟待解 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活垃圾焚烧 渣制造的生活垃圾预制件,其原料包括较大量的生活垃圾焚烧渣,以及较 少的水泥,可以替代混凝土预制件成为具有较高强度的地砖、砌块或路缘 石等建筑材料,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生活垃圾预制件的制造方法,将生活垃 圾焚烧渣与水泥混合,控制适当的成型工艺并结合一定量的辅料和外加剂 制成强度和容重性质良好的地砖、砌块和路缘石等混凝土预制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预制件,其原料包括以 下组成:
生活垃圾焚烧渣 36-57wt%
水泥 5-14wt%
碎石 24-47wt%
建筑用砂 0-8wt%
粉煤灰 0-4wt%
硅灰 0-0.5wt%
混凝土外加剂 0-0.2wt%
水 5-9.5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立基(北京)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新立基(北京)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