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收的方法和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451.1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清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涛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释放 凝胶 解酒 抑制 食物 成分 吸收 方法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 收的方法和制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酒文化在我国的影响,饮酒在我国是 非常普遍的,但是饮酒对人身体有很大的损害,特别是大量的饮酒。在社交的场合有时又不 能不喝酒,因此发明一种能解酒和减少乙醇对人体损伤的产品,将既能满足社交时喝酒的需 要又能保护身体健康。目前解酒有三种方式,一是减少或抑制乙醇的吸收;二是通过加快乙 醇在体内的代谢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要想加快乙醇在体内的代谢需要增加肝脏乙醇脱氢酶和 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和含量,这个过程比较缓慢。三是通过肺部呼出、肾脏排泄(利尿和大量 饮水)和皮肤出汗(饮热水和提高室内温度)排除,这一途径最多只占吸收乙醇总量的10%, 不是最佳的解酒途径。而抑制或减少乙醇的吸收,可以更快发挥解酒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解酒产品主要是有葛花、葛根、灵芝、枳具子、板蓝根等中药材料制 成,主要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保肝作用,在体内吸收后有可能加快乙醇在 体内的代谢,对乙醇吸收的抑制作用不大。
在民间预防醉酒的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食用油质食物,如肥肉、肘子等,或饮用牛奶, 利用食物中的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保护胃部,以防止乙醇渗透胃壁。此外,番石榴的绿皮部 分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空腹喝酒或将汽水、苏打水和酒一起饮用,会使胃部在没有保护的 情况下加快乙醇的吸收速度,使肝脏来不及解毒,乙醇浓度急速增高而导致醉酒。
但上述方法对预防醉酒及解酒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而且作用缓慢,有些方式虽然利用 了抑制乙醇吸收的原理达到解酒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目前虽然已经有抑制乙醇吸收 的预防醉酒的方法和产品,但也只对白酒和洋酒效果明显,而对红酒的解酒防醉没有明显的 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领域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 吸收的方法和制品,特别是抑制红酒中乙醇在体内的吸收,以达到解酒和增加酒量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另外对抑制白酒的吸收和解酒作用也很明显。
一种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体摄入含有 钙源和成胶物质的混合物,在酸性红酒或胃酸的作用下,肠胃内的乙醇或食物成分与成胶物 质和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凝胶,所述成胶物质为果胶或海藻酸盐。
所述果胶为高甲氧基果胶或低甲氧基果胶的一种。
所述海藻酸盐为海藻酸钠、海藻酸钾或海藻酸铵。
所述的钙源为硫酸钙或磷酸氢钙。
根据上述离子释放型凝胶化的解酒和抑制食物成分吸收的方法制得的制品,其特征在于 包括成胶物质、酸碱调节剂、钙源和校味剂,成胶物质、钙源、校味剂重量比为1∶0.01-0.3∶0-40, 酸碱调节剂的用量为pH调在6.5-8.5。
所述成胶物质、钙源、校味剂重量比为1∶0.07-0.2∶5-20,最佳pH为6.9-7.5。
所述的酸碱调节剂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 磷酸三钾、柠檬酸钠、柠檬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葡萄糖酸δ内脂、柠檬酸一钠、碳 酸氢三钠中的一种。
所述的校味剂为甜味剂、果蔬粉和/或果蔬汁。
所述的甜味剂为砂糖、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乳糖、麦芽糖醇,乳糖醇、木糖 醇,山梨醇,赤藓糖醇,二硫苏糖醇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果蔬粉、果蔬汁包括苹果、草莓、 樱桃、哈密瓜、香蕉、荔枝、人参果、芒果、石榴、橄榄、甘蔗、山楂、梨、柑橘、西瓜、 甜瓜、桃、杏、西番莲、猕猴桃、柚子、菠萝、酸枣、甜菜、西红柿、胡萝卜、黄瓜、南瓜、 冬瓜、大白菜、洋白菜、菜花、柿子、苦瓜、荸荠、白萝卜、茄子、柿子椒、芹菜、菠菜、 鲜藕、大蒜、洋葱的一种或多种复合果蔬粉、果蔬汁。
上述制品在预防醉酒、解酒及抑制食物成分的吸收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科学的原理,在酸性红酒或胃酸条件下,释放出钙离子,使乙醇或食物成分 与成胶物质结合成复合凝胶状物,使胃内游离乙醇和食物成分降低,减少乙醇和食物成分的 体内吸收,从而起到醒酒和提高酒量以及控制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清,未经张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膜包封
- 下一篇:一种植物防冻害营养液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