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唑螨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560.3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吴家全;徐万涛;周晨光;李凤明;陈义明;吴俊玲;李军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25/04;A01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唑螨酯 悬浮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唑螨酯悬浮剂的制备 方法。
技术背景
中文通用名称:唑螨酯
英文通用名:fenpyroximate
化学名称:(E)-α-4-[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4-基亚甲 氨基氧)-4-甲基苯甲酸特丁酯]。
CAS登记号:111812-58-9
结构式:
分子式:C24H27N3O4
分子量:421.5
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为101.1至102.4℃,25℃时蒸气压 为0.0075mPa。难溶于水,可溶于多种普通有机溶剂中,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稳 定。
唑螨酯为肟类杀螨剂,E体比Z体杀螨活性高,作用方式以触杀作用为主, 杀螨谱广,并兼有杀虫治病作用,适用于多种植物上防治红叶螨和全爪叶螨。 对小菜蛾、斜纹夜蛾、二化螟、稻飞虱、桃蚜等害虫及稻瘟病、白粉病、霜霉 病等病害亦有良好兼治作用。
化学品造成环境污染是当代人们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所有污染物中农药已 成为受抨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它在农作物保护或公共卫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来自环境方面的压力却越来越大。有关农药化学专家正密切关注环境污染 问题,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探索减少这种污染,且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农药悬浮剂的开发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
悬浮剂(SC)是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原药借助某些助剂,通过湿法超微粉碎比较 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地高悬浮,能流动地稳定的液固态体系。 悬浮剂通常是由有效成分与“五剂”(分散剂、增稠剂、抗沉淀剂、消泡剂、防 冻剂)和水所组成,有效成分的含量一般为5%-50%,一般平均粒径为3um左 右。由于悬浮剂的“二性”(分散性和展着性)都比较好,且悬浮率高,粘附在 植物体表面的能力比较强,耐雨水冲刷。所以,该制剂的药效较可湿性粉剂显 著,且药效期较长。
农药水性化剂型是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农药原药(固体或油状液)借助分散剂 或乳化剂及其它助剂的作用,使之悬浮或乳化分散在水中。与乳油相比,可减 少大量的有机溶剂;与可湿性粉剂相比,则无粉尘飞散;对人畜的毒性和刺激 都比较低,并能减轻对作物的药害;也不会因有机溶剂而在贮藏运输过程中引 起燃烧,安全性较高,悬浮剂是以水作为分散相加适宜的助剂,经特殊工艺加 工而成,此剂型克服了乳油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同时也克服 了粉剂的一些缺点,所以悬浮剂是替代传统乳油和粉剂的一种最佳选择。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唑螨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唑螨酯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唑螨酯原药、表面活性剂水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2、将混合均匀后的溶液装入湿性砂磨机中,碾磨1-2次,每次2-4个小时。
3、对碾磨后的混合物剂型(粒径)进行分析,确定是否达到国家标准。
4、调节体系PH值
5、将符合要求的混合物过滤、包装。
悬浮剂同时兼有可湿性粉剂和乳油的特点,它以价廉、来源丰富的水作为 分散介质,而不用具有危险、污染环境、价格又高的有机溶剂;悬浮剂还不需 用量很大、要求又较严格的填充剂。它采用湿法粉碎工艺,而不是可湿性粉剂 的干法粉碎,生产过程基本无“三废”污染问题,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均较好。 悬浮剂不受水质、水温影响,应用安全、方便。由于在分散理论和加工技术等 方面取得的进展,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分层结块)也得到了较好的解 决,从而促进了农药悬浮剂的迅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 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
实例一:
取95%唑螨酯原药5.26kg,烷基磺酸盐3kg,烷基酚基聚氧乙烯基磷酸酯 3kg,羧乙基纤维素钠0.2kg,乙二醇4.0kg,酯-醚型化合物0.2kg,水95.6kg, 均匀混合,研磨;过滤、分析检验可得5%唑螨酯悬浮剂。
实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