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56619.9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王明华;倪维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48 | 分类号: | C10J3/48;C10J3/86;C10K3/00;C01B13/00;C01B21/04;C01B31/02;C01B17/027;C07C9/04;C07C7/00;C10L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4北京市1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煤气化 甲烷 燃气 蒸汽 联合 循环系统 工艺 | ||
1.一种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由空气分离装置(26)制得的氧气(3)和干煤粉或水煤浆(2)一起进入煤气化设备(21),产生的粗气化煤气(4)经显热回收,产生8~14MPa的高压蒸汽(5)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25)以产生电力(15);空气分离装置(26)制得的氮气(17)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25)中的燃烧室;
2)经显热回收后的温度降为150~220℃的粗气化煤气(4)进入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反应器(22)发生变换反应,调整煤气中氢气和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1∶1;调整之后的变换气(6)进入耐硫甲烷化反应器(23),按照反应式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7),并产生2~6MPa的中压蒸汽;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送入脱硫脱碳设备(24),产生的中压蒸汽(8)分成两股,一股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25)转变为电力(15),一股送入脱硫脱碳设备(24)作为吸收剂再生热源;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反应器使用的催化剂为硫化钼催化剂,反应过程在210~280℃的等温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压力为2.5~6MPa;
3)使进入脱硫脱碳设备(24)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7)脱除其中的有机硫、无机硫和二氧化碳,得到含有摩尔浓度为86%~96%甲烷的代用天然气(12),部分作为城市燃气送入城市燃气系统(13),部分作为燃料(14)送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25)以产生电力(15);并回收单质硫(11),分离二氧化碳(10)以实现减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氧化碳耐硫变换反应器使用的催化剂是Co-Mo催化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耐硫甲烷化反应器使用的催化剂是硫化钼催化剂,反应过程在210~280℃的等温反应器中进行,反应压力为2.5~6MP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煤气化与甲烷化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化设备的气化压力为3~6.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6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水瓶防爆瓶盖
- 下一篇:用于沼气干发酵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