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切葡聚糖酶和它的编码基因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691.1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段承杰;冯家勋;方颖慧;唐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42 | 分类号: | C12N9/42;C12N15/56;C12N15/63;C12N5/10;C12N1/15;C12N1/19;C12N1/2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530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切葡 聚糖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切葡聚糖酶和它的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纤维素主要是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能作用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的生物质(biomass)资源。据报道,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高达1.55×109吨,其中89%尚未被人类利用(Dunlap C,Chiang GC.Utilization and recycle of agriculture wastes and residues.Shuler M L.Boca Raton,Florida.USA:CRC Press Inc.1980.19)。纤维素是多个葡萄糖残基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基本重复单位为纤维二糖。天然纤维素的基本结构是由原纤维构成的微纤维束集合而成。原纤维是由15-40根有结晶区和非结晶区构成的纤维素分子长链所组成。纤维素的结晶部分是由纤维素分子进行非常整齐规则地折迭排列形成。在天然纤维素中,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形成牢固结合层,紧密地包围纤维素。纤维素酶是能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的一系列酶的总称,包括三类酶即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EC 3.2.1.4)、外切葡聚糖酶(exoglucanase,又叫纤维二糖水解酶cellobiohydrolase,EC3.2.1.91)和β-葡萄糖苷酶(β-glucosidase,EC3.2.1.21),这三种酶协同作用能将纤维素转化成葡萄糖。内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长链分子的内部将长纤维切成短纤维,外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分子的一端,以两个葡萄糖残基为单位进行切割生成纤维二糖,β-葡萄糖苷酶切割纤维二糖生成葡萄糖(Tomme P,WarrenR A J,Gilkes N R.1995.Cellulose hydrolysis by bacteria and fungi.Adv.Microbiol.Physiol.37:1-81.1995;Bhat M K,Bhat S.1997.Cellulosedegrading enzymes and their potential industrial applications.BiotechnologyAdvances,15:583-620)。葡萄糖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生产酒精、丙酮等化工产品。纤维素的利用与转化对于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粮食和饲料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纤维素酶可广泛应用于酿酒、饲料、食品、纺织、造纸等行业。如纤维素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可增加饲料的可消化性,减少排泄的粪便量。纤维素酶可取代浮石进行牛仔裤的“石洗”处理,也可处理其它含纤维织物以降低粗糙度和增加光亮。纤维素酶可添加到洗涤剂中以提高洗涤剂的清洁能力(Bhat MK.2000.Cellulases and related enzymes in 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yAdvances,18:355-383)。由于纤维素酶的广泛用途以及针对不同的用途需要使用不同性质的纤维素酶,更由于纤维素酶的效率低、价格高而使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的成本太高以至于无法真正实现产业化,因此,需要新的纤维素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