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6936.0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9/20;A61K9/48;A61K9/16;A61P11/06;A61P11/10;A61P11/1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哮喘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气管炎、哮喘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四大顽症之一,被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最。
急慢性支气管炎是指由感染因子(病毒、细菌)或非感染因子(如理化、过敏因素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由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未彻底治愈而反复感染,反复急性发作,使支气管粘膜损伤破坏逐渐加重,引起腺体肥大增生,粘膜增厚,分泌粘液增多,而形成慢性支气管炎,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等。
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哮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如忽视治疗,可伴随终身,长期发作的慢性哮喘大都合并有肺气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
目前,临床对气管炎、哮喘的治疗主要选用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药物进行治疗,而对于哮喘则多选用激素治疗,但只能控制症状而达不到期望的疗效,同时,此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在不断增加,因此,开发能够根治疾病,而不是仅仅控制症状的新型治疗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润肺补气、健脾补肾、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具有标本兼治疗的效果,疗效确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学“咳嗽”、“痰饮”、“咳喘”等疾病范围。中医有“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的论述,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气机上逆而致咳嗽、喘促;久咳不愈则肺气受损,表卫不固,机体抗御外邪能力下降,易感冒,致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而反复咳嗽;寒邪长年积聚不除,造成脾阳不足,则运化无权,水谷精微无以化生为气血,反而聚湿生痰,痰湿上壅于肺,造成肺失肃降而致咳嗽、痰多、气喘;重则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造成脾阳不足,脾阳虚则中焦运化失常,不能使津液输布于肺,肺失通调之权,水湿为聚,酿痰成饮,上渍于肺,留滞肺脏,阻塞气道,以致肺气宣降失调,造成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因此,“健脾补肾,温里散寒”是治本的关键所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哮喘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故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然深究之,毕竟“痰非病本,乃病之标,必有所以致之者”,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化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宿根”,因各种诱因而诱发。古人云:“肾为生痰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形象地说明了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是造成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所以健脾化痰、温肾纳气是本病治疗之关键。
本发明是在我国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研究经验,优选具有润肺补气、健脾补肾、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中药材制成的纯中药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具有标本兼治疗的效果,疗效确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制剂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冬虫夏草 30~90重量份 五味子 15~60重量份
黄芪 90~300重量份 枸杞子 60~120重量份
百合 60~120重量份 苦参 45~90重量份
苦杏仁 45~90重量份 甘草 15~90重量份
进一步,在上述药物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药物组合物的有效药物成分的重量配比特别可以采用为:
冬虫夏草 35重量份 五味子 50重量份
黄芪 200重量份 枸杞子 100重量份
百合 60重量份 苦参 60重量份
苦杏仁 60重量份 甘草 6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科仁祥技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