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系列秦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366.7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翟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音乐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0;G10D3/02;G10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明和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凤英 |
地址: | 710061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列秦胡,属拉弦乐器领域。
背景技术
秦胡是在传统二胡型制上加以改革的新型中国拉弦乐器。系列秦胡每四件为一组,分别定名为秦高胡、秦二胡、秦中胡和秦大胡,以对应高音、次高音、中音及低音声部,音域涵盖三个八度,传统二胡的发音简一端蒙制的都是软质发声的皮制品,而皮制品以蟒皮是使用的数量为最多,因此原料来源困难,也破坏生态平衡,同时易受气候温度和潮湿的影响,造成皮面塌陷,腐蚀、破裂,使用寿命短,稳定性差,内阻尼大,高音不好,即高频发闷,极大影响演奏效果,也有在振动皮膜内侧上粘贴一块薄木片,也有在提琴上有用木制共振板,前者可延长皮膜使用寿命,但仍然使用蟒皮,后者共振板层数多材料不同,不适用秦胡;
传统二胡的底座多数是木制的实心长方形体的木托,与琴筒底部紧密配合,它只是用于与身体隔离,也有金属琴筒外侧制有琴托,用以稳固琴筒防止琴筒滑动,保证金属琴筒外侧有较少面积接触人体等软质物体,以使胡琴的发音质量不受影响,但是实心底座没有共振腔,泛音不丰富,声音衰减快,余音长,声音振动受到阻碍,发音也不能很好的回应。
己有的琴马用竹子制作的三角形三面钻孔眼楼空的空心马,再在马子顶端开两个缺口,另一种把小竹块制成桥形叫桥空马,桥空马比空心马较普遍而效果好些,皿弦胡琴的琴马具有凹槽缺口,均没有具体结构,其不是之处是没有过滤杂音孔,不是硬质材料,容易出现琴马与共振板间的振动,配合不紧密,产生跳动或滑移。
弦腰马是秦胡独有的与发声有关的部件,用于调节弦的张力与松紧度,与千斤形成反作用,使琴弦张力增强,甚至将琴弦振动传导到琴杆上,使琴头振动,现有的二胡有千斤,也有将千斤称作腰马,但没有上述功能的弦腰码,千斤不稳定,会跑弦,内外琴弦没有固定的距离,当内外弦定音时琴弦的张力就互相影响,不易调控,使琴弦的振动不能充分的传导到琴身,琴的整体共振得受到影响,因此使演奏效果受到了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而提供一种既保持原有每个乐器的基本音色又使其声音品质得到优化和升华的系列秦胡,使秦胡声音纯正干净、圆润厚实、穿透力强、高把位不衰减的演奏和声响效果及声音融合性具佳,独奏,重奏的演奏效果更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系列秦胡,由琴头(1)、琴杆(2)、弦轴(3)、千斤(4)、琴弦(6)、琴筒(7)、琴马(8)、底座(9)和琴弓组成,其特征在于:
a)琴筒上的共振板是由泡桐木的厚为1.75~2.35mm,面积为11938~33160mm2的径向板和纵向板两种板料交错平放中间用白乳胶粘合一体制成的网状纹理的木制复合板压模复合的具有网状纹理的球面孤形穹顶厚度为3.5~4.7mm共振板,球冠高度4.5~6.0mm,在共振板的内侧固定一个用泡桐木制作的半圆孤弦形的长条形音梁(10),共振板两面涂覆清漆,
b)选用硬槭木为材料制作的琴马,该琴马为“斧头”形的块体,上顶平面上有两个架琴弦的开口槽,在块体上部有两个声孔,两个声孔分别与两侧的向下倾斜的圆孤形长通孔相通,块体底部有与共振板相接的开口“拱形”长圆通孔,
c)选用紫檀木材料制作一个与千斤配合的弦腰马(5),安装在千斤下方的琴杆上,该弦腰马为扁形四棱锥台体,锥台体的前后锥台面为等边三角形,锥顶部有两个支撑琴弦的开口弦槽,锥底有与琴杆相配合的开口半圆孔,开口半圆孔上方有固定琴杆的丝线穿孔,锥台体的左锥面的边长要大于右锥面的边长,左锥面的边为斜边,右锥面的边为直边组成不等边直角形锥面,
d)选用黑心木莲和色木两种材料制成的空心底座,底座两侧用黑心木莲中间用色木拼接成与琴筒底部相同形状的长方形开口槽形,底座两侧板与琴筒有1~2mm间隙,底座内平面中部有一个长方形凹槽,底座外面涂黑瓷漆。
所述的音梁长度为30~50mm,厚度4~7mm,玄高10~15mm,在共振板的内侧的位置为:距共振板右边25~40mm,共振板的内侧下边21~35mm,所述的琴马的两个架琴弦的开口槽距离为5.5~6.0.mm,两个声孔直径为1.2~2.0mm,两个声孔间距5~7mm,高度17~26mm,所述的弦腰马顶锥宽为5~5.5mm,顶锥厚为1.5~1.8mm,两个支撑琴弦的开口弦槽距离为2.0~2.5mm,所述的空心底座的长方形凹槽在底座的两端距离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音乐学院,未经西安音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播处理的报文复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办公椅椅背仰卧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