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386.4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郝海军;孙睿;陈标华;李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3/06 | 分类号: | C07F3/06;C08G63/83;C08G63/08;C08G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燕慧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酮二亚 胺基 烷氧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元素有机化合物合成及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β-酮二亚胺基锌烷氧基化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对内酯和交酯的开环聚合及环氧化合物与二氧化碳交替聚合有着非常好的催化活性。且近年来由于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类化合物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随着配体的取代基的不同以及烷氧基中烷基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催化活性以及立体选择性(Cheng,M.;Moore,D.R.;Reczek,J.J.;Chamberlain,B.M.;Lobkovsky,E.B.;Coates,G.W.J.Am.Chem.Soc.2001,123,8738-8749;Moore,D.R.;Cheng,M.;Lobkovsky,E.B.;Coates,G.W.Angew.Chem.Int.Ed.2002,41,2599-2601;Chamber-lain,B.M.;Cheng,M.;Moore,D.R.;Ovitt,T.M.;Lobkovsky,E.B.;Coates,G.W.J.Am.Chem.Soc.2001,123,3229-3238)。β-酮二亚胺基锌烷氧基化合物的合成如上述文献所述多采用β-酮二亚胺基锌烷基化合物在低温下醇解的方法来合成,醇解过程较难控制,往往得到非预期的产物(Chen,H-Y;Huang,B-H;Lin,C-C.Macromolecules 2005,38,5400-5405)。采用β-酮二亚胺基锌的氨基化合物进行醇解可以克服这个问题(Chamberlain,B.M.;Cheng,M.;Moore,D.R.;Ovitt,T.M.;Lobkovsky,E.B.;Coates,G.W.J.Am.Chem.Soc.2001,123,3229-3238;Dove,AndrewP.;Gibson,Vernon C.;Marshall,Edward L.;White,Andrew J.P.;Williams,David J.J.Chem.Soc.,Dalton Trans.2004,570-578),但前体合成成本较高,且由于位阻的原因,一些位阻较大的烷氧基锌化合物较难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收率高,且具有良好催化活性的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还适用于β-酮二亚胺基锌的酚氧基化合物的制备。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具体结构如通式I所示:
式中,Ar为2,6-(CH3)2C6H3;R为(CH3)2CH、C6H5CH2、C6H5或CH3;当R为(CH3)2CH、C6H5CH2、C6H5或CH3时分别用Ia、Ib、Ic或Id表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β-酮二亚胺基锌的烷氧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β-酮二亚胺化合物II的制备:在物质的量比为2∶1∶1的2,6-二甲基苯胺、2,4-戊二酮和浓盐酸(质量分数为37%~38)的混合物中加入甲醇溶解回流48小时后过滤,所得滤质加NaOH水溶液调节至PH>7.2后用CH2Cl2萃取,有机相合并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旋蒸除去CH2Cl2所得的固体用正己烷或甲醇重结晶,得β-酮二亚胺化合物II;
2)β-酮二亚胺锌的乙基化合物III的制备:将步骤1)制备的β-酮二亚胺化合物II置于舒伦克(Schlenk)瓶中抽真空1小时后,加入有机溶剂使化合物II溶解,加入1~2倍量的ZnEt2,常温下搅拌1~3h小时,加热至回流后持续反应1~7h,真空下除去挥发性物质,加入有机溶剂重结晶得β-酮二亚胺锌的乙基化合物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3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