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卤素的高温超导体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518.3 | 申请日: | 200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7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青清;李凤英;靳常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29/10 | 分类号: | C30B29/10;C30B1/12;C04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卤素 高温 超导体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体,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顶角氧掺杂机制高温高压合成的一种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晶体及其高温高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温超导体研究是凝聚态物质科学的重要前沿领域。高温超导体在晶体结构上属衍生的钙钛矿类铜氧化物,而压力非常适合稳定高度致密的钙钛矿物质。压力在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研制新型高温超导材料的重要手段。
在晶体结构上,高温超导体由两部分构成:电荷库层和[CuO2]平面导电层,它们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顶角氧”。从直观上而言,顶角氧和高温超导起源有密切关联。如果保持基本的[CuO2]平面,而将层间结构由通常的氧化物换成卤化物,则形成一种新的超导体系——卤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卤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为研究顶角氧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系。Jin等人(C.Q.Jin,et al.,Nature(London)375,301(1995))在该体系中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非常规掺杂机制——“顶角氧掺杂”,即用二价氧部分替代顶角一价氯,以掺杂的方式引入母体相中本不具有的顶角氧,在高温高压下首次成功合成了Tc=80K的含双层[CuO2]平面的(Sr,Ca)3Cu2O4+δCl2-x超导体,以异价阴离子替代的方式产生p型载流子。在顶角氧掺杂的Cl-系高温超导体中顶角位置由氧和氯完全占据,通过改变氧和氯的相对含量调节空穴载流子浓度,产生高温超导电性,是开展结构和物性关联研究的理想体系。另一方面,氯铜氧化合物作为一种理想的二维模型体系材料,非常适合角分辨光电子谱(ARPES)和扫描隧道谱(STM)的实验研究。因此,通过优化合成工艺研制结构简单的含单层[CuO2]平面的此类新型高温超导体,对认识顶角氧问题和高温超导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利用一种非常规掺杂机制——顶角氧掺杂,高温高压合成含单层[CuO2]平面的Cl-系高温超导体晶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含单层[CuO2]平面的Cl-系高温超导体晶体的高温高压合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晶体,该晶体顶角氧掺杂,其中0<δ<2,0<y<2,a轴晶格参数为
上述的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晶体,其超导转变温度为10-60K。
上述的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晶体,其顶角位置由氧和氯完全占据且载流子为p型载流子。
上述的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晶体,其空间群为I4/mmm,晶格常数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顶角氧掺杂机制,利用SrO2作氧源,通过控制氧压和改变氯含量,其中,SrO2中的过量氧作为高压合成中的氧源,这是在高压合成中诱导产生顶角氧所必需的。通过前驱体方法高压制备0201-Cl新型高温超导体(Sr2CuO2+δCl2-y高温超导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常压下,制备Sr2CuO2Cl2和Sr2CuO3前驱体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