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呈现业务中的用户状态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7683.9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珊;武威;杨波;封令隽;于蓉蓉;黄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8/00 | 分类号: | H04W68/00;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 杉 |
地址: | 10003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呈现 业务 中的 用户 状态 信息 更新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呈现业务中的用户状态信息更新技术。
背景技术
Presence业务也被称为呈现业务,在移动通信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依靠Presence技术,移动通信业务用户可以把用户状态设置为“打电话中”、“会议进行中”等多种状态,同时设定在哪种状态下自己有哪些通信能力以及希望采取哪种通信方式,也可以订阅他人的通信状态信息,以便主被叫双方在特定的场合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方式,从而提高通信效率和通信质量。
现有移动通信领域的呈现业务实现方式中,移动终端中的Presence客户端负责从呈现服务器获取移动终端用户好友等其它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以及向呈现服务器提供所在移动终端用户的用户状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Presence客户端需要与呈现服务器进行频繁的、周期性的消息交互,以维护移动终端上Presence客户端的在线状态,保证Presence客户端能够随时从呈现服务器获得用户状态信息,并随时提供用户状态信息给呈现服务器。
可见,移动通信领域中这种现有的呈现业务,由于需要移动终端上的Presence客户端与呈现服务器通过频繁的、周期性的消息交互维持Presence客户端与呈现服务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连接,会消耗大量的无线通信网络带宽,大量消耗移动终端电池的电量,而且大量移动终端上Presence客户端的同时在线也增加了客户端及呈现服务器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呈现业务中的用户状态信息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不需要移动终端与呈现服务器建立IP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的更新,以减少无线通信网络带宽的占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呈现业务中的用户状态信息更新方法,包括:
从呈现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和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向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发送下行控制消息,所述下行控制消息中携带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从呈现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和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向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发送下行控制消息,所述下行控制消息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呈现业务中的用户状态信息更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控制消息,所述上行控制消息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中获得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将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发送给呈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通信设备,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控制消息,所述上行控制消息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中获得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发送给呈现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呈现业务系统,包括:
第一移动通信设备,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上行控制消息,从所述上行控制消息中获得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并发送所述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呈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移动通信设备发送的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发送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中携带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和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
第二移动通信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呈现服务器发送的移动终端用户状态信息通知,并根据所述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标识信息,向被通知的各移动终端发送下行控制消息,所述下行控制消息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更新的用户状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6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