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音汉字编码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230.8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严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鲁生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501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音 汉字编码 | ||
技术领域
在全面研究汉语拼音规律及汉语常用语素(词根)使用规律的基础上,产生二者最佳结合的拼音汉字编码。属汉字输入音码系列。
背景技术
国家语委《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调查平面媒体、有声媒体、网络媒体文本文件890多万个共9亿字次,其中汉字7亿多字次。上述三类媒体共用汉字5607个,但仅581个汉字就可以覆盖其中80%,2315个汉字可覆盖99%,一个人掌握1万多条词语,900多个汉字就可阅读90%的出版物。这些资料说明,汉语从用字形区分同音语素(比如创造越来越多的汉字),向用语音区分同音语素(更多的使用常用字组词)的方向发展,基本语素(词根)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汉语拼音方案》所展示的汉语语音系统和2300多个常用字所代表的汉语基本语素(词根),是汉语的两大基础。本发明是以这套语音系统为基础,用最简洁的形式来准确标识汉语基本语素(词根),给2400多个汉语词根予拼音定型,基本实现一一对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作为一种电脑汉字输入的音码,主要优点在于构成编码的符号标准化、国际化、音素化,全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编码所依赖的语音表达系统更简洁,更有规律。编码保留汉字意、音明确的构词单元特点,把汉字的声调、词性等重要特征引入编码中,使其在准确反映字音的同时对字意能有所提示。见码能读,见字知音能编码,编码规律简单,易学易记。这是用拉丁字母准确标识汉字的重要突破。
本发明主要解决如下三方面的问题:
1、创造一种不依赖汉字字形,只依赖字音、词性的汉字输入编码;
2、创造一种通讯中使用的可读性编码;
3、减轻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避开学习汉字,直接学习汉语,不依赖汉字也能准确表达汉语,用电脑处理汉字的读、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拼音汉字编码韵母表,韵母变式,拼音汉字编码声调表示法及词性调符的使用。
第一、《拼音汉字编码》方案
1、《拼音汉字编码》声母表:([]内为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相同)
b [b ] p [p ] m [m ] f [f]
d [d ] t [t ] n [n ] l [l]
g [g ] k [k ] h [h ] w [w]
j [dз] q [tφ] x [φ] y [j]
z [ts ] c [ts‘] s [s ]
zh[] ch[ts’] sh[] r []
其中与英语发音区别较大的是:
q [tφ] x [φ] z [ts] c [ts‘]
zh [] ch [ts’] r[]每个声母只读一个音
2、《拼音汉字编码》韵母表:
“拼音汉字编码”韵母表是本发明的重要发明成果之一,其示意图见图1,通过图1的韵母表,汉语韵母完全归结为七个单韵母及其变读组成的23个双韵母,称为30韵图。
为了区别一些同音词根,还需要使用韵母变式。见图2.
3、《拼音汉字编码》韵母与《汉语拼音》韵母对照表:
“拼音汉字编码”韵母与汉语拼音韵母对照见图3,拼音汉字编码拼音规则与《汉语拼音》相同,声母发音轻短,韵母重读。
4、声调的表示——词性调符
汉语词根中,大多数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词性都比较明显,如果在字形上能有所反映,对于区别同音语素,表达词意将大有帮助。本方案用k作为名词调符,r作为动词调符,v作为形容词调符,(这三个字母经过各声调的筛选,在汉语的拼音中最不容易混淆),就可以既标调又表示词性。调符在拼音时不发音。拼音汉字编码表示声调、词性方法见图4,图4为本发明重要成果之一。
5、拼音汉字编码定型举例
使用拼音汉字编码方法根据词性及声调对汉字进行拼音定型举例见图5.
下面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拼音汉字编码:
caik 菜 caau 草 dda 打 dav 大
rdiu 丢 kdom 冬 fanr 放 rfei 飞
faa 法 vdo 多 shaau 少 goo 果
gwnk 罐 hvan 寒 haau 好 kan 看
mryu 描 kwiv 快 vpyn 偏 pynr 骗
pra 爬 kqym 枪 qqym 抢 guiv 贵
yur 遇 rwa 挖 wka 娃 mmai 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鲁生,未经严鲁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