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及停电隐性损失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256.2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束洪春;胡泽江;董俊;刘可真;孙士云;唐岚;刘志坚;孙向飞;杨毅;常勇;单节杉;刘永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F17/50;G06Q5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左;蔡国诚 |
地址: | 650093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停电 隐性 损失 输电 线路 检修 计划 优化 方法 | ||
1. 一种计及停电隐性损失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了以经济性为目标函数的检修优化模型,该检修优化的经济性目标函数模型包含检修成本和停电损失两个部分,停电损失又分为显性损失与隐性损失,显性损失为停电造成的缺供电量的经济性量化,采用“可靠性指标变化量”与“安全风险指标变化量”度量隐性损失,通过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量”与系统“安全风险指标变化量”进行经济性量化,使它们包含于检修优化的经济性目标函数模型中,利用benders分解法对该函数分解并进行求解,得出计及隐性损失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及隐性损失的输电线路检修计划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完成上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隐性损失进行经济性量化
输电网络中第i个检修阶段下,检修之前系统期望缺供电量为WEENSi,系统运行风险指标为Risk-i,检修时为WEENS’i与R’isk-i,
其中:α为权值取0.5,Ui为检修阶段i下单位可靠性指标变化量,Cr为单位隐性损失的单价,Ur为平均单位隐性损失,Pi为检修阶段i涉及的负荷需求之和,ti为检修持续时间;
Cr包含可靠性指标与安全性指标两个隐性损失的单价,在此处对应的可靠性指标与安全性指标单价应取相等:
其中:UICi为系统前一年内进行第i次检修所花费成本;Ui’为第i次检修时单位可靠性变化量;
系统运行风险指标Risk定义如下:
其中:Xt,f为时间t的运行方式;Xt,i为第i个检修阶段下传输容量上限;Xi为第i个检修阶段下传输容量实际值;Sev(Ej,Xi)为Ej和Xi作用下的损失程度,以线路过负荷、节点电压越限、频率越限作为衡量损失程度的标准;Pt(Xi>Xt,i|Xt,f)为第i个检修阶段下出现某线路传输容量实际值超过其上限的概率;l为输电网络总的线路条数;ki为检修阶段i下出现的超过传输容量上限的线路条数;Δu,Δf为电压和频率的越限幅度,U,f为电压和频率基准值;2m目的为克服遮蔽缺陷;Ej为因为状态检修i导致有扰动出现的开关动作次数;E为因为状态检修i导致的开关动作次数;Pr(Ej)为有扰动出现的概率;
(2)建立基于可信性理论的输电网络计划检修优化模型。以经济性为目标,包含检修费用与停电损失费用,其中停电损失费用包含因停电导致的显性损失(ψR-F,i)与隐性损失(Ur)。
其中:ψR-F,i为第t小时的停电显性损失;Ur为第t小时的停电隐性损失;Cit为第t小时单位检修费用;xit为第t小时该检修线路的状态;
(3)建立与检修策略相关的约束及与全网随机模糊不确定风险相关的约束;
(4)利用benders分解法将目标函数分解并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82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